问题 | 如何处理劳动合同纠纷 |
释义 |
1、 如何处理劳动合同纠纷? 1。谈判? 在友好的基础上,通过相互协商解决争议是合同双方的最佳方式。合同当事人协商不成的,可以请有关机构调解。比如,如果一方或双方都是国有企业,可以请上级机关调解。上级机关应当明辨是非,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调解,而不是行政干预。当事人也可以请求合同管理机关、仲裁机构和法院进行调解。合同当事人协商不成,不愿调解的,可以根据合同约定的仲裁条款或者争议发生后双方达成的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合同中没有仲裁条款,事后又没有达成仲裁协议的,合同当事人可以将合同争议起诉法院,请求司法解决。除上述一般特征外,有些合同还具有自愿性的特征。例如,在解决涉外合同纠纷时,可以使用外国法律,而不是中国法律。处理劳动合同纠纷的法律依据主要是劳动争议调解法和仲裁法。第二条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下列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争议:(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解聘、终止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辞职、离职;(4)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等发生的争议;(5)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赔偿等发生的争议;(6)因劳动报酬引起的争议,工伤赔偿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第四条职工发生劳动争议,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由工会或者第三方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解决协议。第五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调解、协商不成或者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协商不成或者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但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可以提起诉讼。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三条至第十五条、第二十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 处理集体劳动合同纠纷的法律依据主要是《劳动合同法》第五十一条至第五十六条以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4年颁布的《集体合同规定》。处理合同纠纷的法律依据主要是《劳动合同法》第六十八条至第七十二条以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3年颁布的《关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问题的意见》。处理经济补偿纠纷的法律依据主要是《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七条、第八十五条、第八十七条。三是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因劳动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劳动合同纠纷需要提供证明,劳动争议案件由劳动仲裁委员会裁决。2劳动仲裁委员会送达原告裁决书的日期。劳动关系证明: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提供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劳动关系证明、工作起止日期及相关证明或其他协议。 涉及企业开除、除名、辞退员工的决定和通知。 2。按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处罚的,应提供相应的规章制度。 3。 4。职工工资、奖金收入。如果涉及培训费,用人单位必须提供支付培训费的具体依据和规定的服务期限。涉及住房补贴的,住房分配单位应当提供住房分配日期、住房补贴具体数额和所需服务期限。 收回劳动报酬 提供劳动起止日期、拖欠劳动报酬的具体数额等相关证据劳动争议的证明内容1。企业缴纳养老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证明。 2。 3。(1) 继续表演。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情况不符合合同约定的,守约方可以要求违约方继续履行合同义务,直至达到合同目的。这种情况大多适用于标的物具体、必须履行、不能代替履行的情形,如委托加工特定的半成品、特殊型号或规格的零部件等。(2)采取补救措施。意思是债务履行标的物的质量不符合合同约定的条件,不经进一步履行,只有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才能达到合同目的或者守约方满意的目的。如交付的产品质量不符合约定的,受损害方可以根据标的物的性质和标的物的大小,合理选择要求对方承担修理、更换、返工、退货、降价或者报酬等违约责任损失。(3) 违约赔偿金。指当一方或双方违约时,违约方应向守约方支付一定金额的款项,以弥补守约方的损失,并对违约行为进行处罚的方式。在承担违约责任后,是否继续履行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可以由合同当事人协商确定。但当事人约定迟延履行违约金的,违约方在支付违约金后,也应当履行义务。(4)补偿。一方违约给另一方造成实际损害的,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按实际损害赔偿的方式。对方当事人履行义务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后仍有其他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综上所述,解决劳动合同纠纷有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四种方式。不管工人和雇主用哪种方式解决问题,只要这种方式合法,就可以了。同时,我们可以选择几种方式解决劳动争议,但劳动争议仲裁的前置程序。请多注意这个。如有其他问题,请到法律咨询网上咨询。你知道吗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