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当患者遭遇医疗欺诈时,如何理性地保护患者的权利
释义

首先,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承担着调整医疗欺诈的责任。从我国的立法现状来看,医疗欺诈涉及最多的是民法通则、合同法和侵权法。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参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审理医疗纠纷民事案件的通知》,因医疗事故以外的原因引发的其他军事医疗赔偿纠纷,适用民法通则的规定。民法通则第四条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第七条社会公序良俗的原则。在没有具体法律规范的情况下,可以运用上述原则对医疗欺诈行为进行调整,以利于案件的公正。《民法通则》第106条民事责任过错原则以及《民法》第117条、第119条、第130条规定,对医疗欺诈行为人应当予以训诫,责令签署悔罪书,没收违法行为的财产和违法所得。合同法对以欺诈手段订立的合同规定了请求变更和解除的选择权,对合同的无效或者解除负有过错责任。

目前我国尚无侵权法,但对可能侵犯患者生命权、健康权和身体权的医疗欺诈行为有相关规定。精神权利一般被忽视,但在医疗欺诈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疾病是病人身心痛苦的问题。如果他们在医疗过程中受骗,甚至恶意吹嘘,会使患者及其家属的痛苦比原来更大。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认定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的规定,精神损害抚慰金包括以下几种方式:(一)造成残疾的,为残疾赔偿金;(二)造成死亡的,为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三)其他损害赔偿金。也就是说,即使没有人身损害,精神损害赔偿也可以按照最后一款的规定进行。追究医疗机构的刑事责任
    

刑事责任无疑是所有法律责任中最为严厉的,直接对医疗欺诈者从重处罚,从剥夺自由到可能剥夺生命权,因为欺诈是一种民事行为,因此,对医疗欺诈者的处罚是必要的刑法没有直接规定医疗诈骗罪的罪名,根据法定罪名,医疗诈骗罪只有严格符合转化犯的相关规定,才能适用本罪和纳入口袋型犯罪。具体有几点:如故意杀人、故意伤害、合同诈骗、虚假广告等。从医疗行为的过程来看,从接待宣传、诊疗收费到出院,都会涉及到各种不同的行为,不同的医疗欺诈行为都会受到行政处罚。《广告法》第三十七条、第三十八条规定,行政机关对发布虚假宣传、虚假广告的,应当予以处罚。假诊断、假证明、假处理: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十六条的规定,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故意向患者销售伪劣药品:依照《药品管理法》第七十四条、第七十五条的规定,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药品经营许可证。利用非法价格手段诱骗患者交易:根据《价格法》第四十条的规定,还规定了没收、罚款或者吊销资质证书的处罚。你知道吗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6:0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