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医疗纠纷起诉程序是怎样的? |
释义 | 【为您推荐】铜山区律师 五莲县律师 天河区律师 化州市律师 凤冈县律师 青白江区律师 长安区律师 近年来,医患关系紧张是一个社会的热点话题,医疗纠纷发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医疗机构和患者以及其亲属之间对治疗结果产生了分歧,再者还有因为医疗费用,医生服务态度等。当发生纠纷时,大多数人在和医疗机构协商无果的情况下,会选择提起民事诉讼来解决双方的矛盾。法律咨询网在本文中主要为你介绍医疗纠纷起诉程序。 一、医疗纠纷民事诉讼程序 1、申请医疗事故鉴定 当事人可以向当地的医学会提出申请,当事人在提交相关材料后,医学会应该在45日内组织鉴定并得出鉴定结论。这就是采取下一步行动的依据,当然,如果对鉴定结论不服,可以申请上一级鉴定,但不能对鉴定委员会提起诉讼。 2、收集相关证据 当事人可以将医院的就诊记录(病历、发票、病情证明、诊断报告、手术记录等等)作为证据固定下来。 3、向法院提起诉讼 向法院提起诉讼需要以下材料: (1)民事起诉状。民事起诉状可以委托相关专业人士起草,也可以自行草拟,百度文库里面也有很多的模版可以参考。 (2)原、被告身份信息。被告信息个人难以调取,可以委托律师进行查询。 (3)相关证据。医疗事故鉴定报告、医院就诊记录等等。 4、开庭审理 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开庭前准备;法庭调查阶段;法庭辩论阶段;最后陈诉阶段。 5、判决 开庭后,法院会在审理期限内进行判决,向原、被告及代理人送达判决书。 二、相关注意事项 1、向卫生局申请处理和向法院起诉这两种方式不能同时进行,如果有这种情况,按照诉讼阻却行政处理的原则,将直接进入诉讼程序。 2、影响医疗事故赔偿额的因素主要有三个: (1)医疗事故等级; (2)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 (3)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与患者原有疾病状况之间的关系。 这三个因素,在医疗事故鉴定书中会有列出。 3、在诉讼过程中,遵循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即院方有责任证明自己的行为符合诊疗护理常规,如果不能证明,则责任在院方。 以上是小编为你做的介绍,关于“医疗纠纷起诉程序”这一问题你是否清楚了解呢。小编为你总结至此,其实解决医疗纠纷的途径有三种。首先,发生医疗纠纷后,双方当事人是可以协商解决的,但只能是民事赔偿部分;还有向所在地的卫生行政部门提起申请,由他们组织双方调解;再者就是通过提起民事诉讼来解决,另外需要提醒你的是,如果双方不服卫生部门的调解结果,也可以提起行政诉讼。总之,解决医疗纠纷的方法有很多,但暴力解决一定不是最好的选择。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