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医疗纠纷死亡诉讼时效
释义
    【为您推荐】铜山区律师 新城区律师 崇州市律师 长治县律师 隆昌县律师 凌源市律师 盐都区律师
    近年来,医疗纠纷时有发生,医疗纠纷涉及到死亡的也不在少数。涉及死亡的医疗纠纷一般都会通过法律程序解决,提起诉讼程序,法院也会受理。但是大家也需要注意医疗纠纷死亡诉讼时效,超过诉讼时效的就意味着失去法律效力。
    一、医疗纠纷死亡诉讼时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六条之“(一)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规定,医疗纠纷案件的诉讼时效期间应当为一年, “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 “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之所以发生医疗纠纷案件诉讼时效争议和困惑,主要在于大家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的理解不一致。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参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审理医疗纠纷民事案件的通知》,起诉到法院的医疗赔偿纠纷包括两种情况,即医疗事故引起的和医疗事故以外原因引起的。案由不同,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迥然不同。
    因医疗事故以外原因引起的医疗赔偿纠纷(常被称为医疗过错赔偿纠纷)适用“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的规定。此类案件诉讼时效的争议,主要发生在对“知道或应当知道”的理解和判定标准不一。就字面而言,“知道或应当知道”不难理解,即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权利被侵害的时候开始算。但实际里边学问很深。你说他知道,他说自己不知道,而且有人还真的不知道。你说他虽然可能是不知道,但按理讲是应当知道的,权利人会说为什么我就应当知道?你说“应当”,我就“应当”吗?对此,司法实践的判定标准通常是以有证据表明权利人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的日期,或者根据一般规律推定权利人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的日期。比如,单纯胆囊切除术后数天,因出现发烧、腹痛、进行性黄疸等症状,经权利人签署二次手术同意书而行胆肠吻合手术。此时的“二次手术同意书”就是证明权利人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的证据。再如,一般情况下单纯性阑尾炎手术后一周即可拆线出院,但某患者却非正常住院长达一月以上。若该患者或家属是完全行为能力人,则根据一般规律可推定该患者或家属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即存在医疗过错情况)。在此情形下,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就是从证据形成的时间或侵害事实发生的时间。
    对于既无证据证明,又不能按一般规律推定权利人知道自己权利被侵害的,则诉讼时效从发现侵害事实的实际时间起算。如10年前曾有剖腹产手术病史,10年后因行阑尾炎切除术意外发现腹腔内遗留有陈旧性纱布,则该例纠纷的诉讼时效则应从10年后意外发现的时间起算,此前既无证据、也无法按一般规律推定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发生了损害事实。
    二、医疗纠纷调解程序
    1、调委会应当指定1名或2名人民调解员主持调解,医患双方当事人对调解员提出回避要求理由成立的,应当予以调换;
    2、医患双方当事人可聘请律师或委托代理人参加调解;
    3、调解应当在专门设置的调解场所进行;
    4、调解人员进行调解时应当做好调解笔录。
    医疗纠纷涉及死亡的在申请提交诉讼请求以后,必须要注意医疗纠纷死亡诉讼时效,要在诉讼时效期内提起诉讼。医疗纠纷带来的问题比较多,需要处理的事务也比较多,最大的问题就是医疗纠纷赔偿,因为医疗纠纷赔偿不到位导致纠纷恶化的不在少数。因此,处理医疗纠纷时一定要谨慎。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23:5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