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金融危机对公允价值带来了哪些影响呢
释义
    一、引言
    在刚刚过去的2008年,从美国开始的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美国上下一片混乱。美国的金融家们和国会议员们先是把引起这场危机的原因矛头指向了评级机构,继而又指向了会计界,认为会计界的“公允价值”是压垮美国这头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他们认为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夸大了次债产品的损失,放大了次贷危机的广度和深度,由此,对于公允价值是罪魁祸首还是替罪羔羊在金融界和会计界展开了争论。美国东部时间4月2日,FASB如期开会,投票决定“逐市计价(逐市定价)”会计准则的修改与否。4月2日的FASB的会议,尽管没有中止“逐市计价”原则,但是做出了重大让步。其中最重要的让步,就是允许金融机构在证明市场不流动价格不正常的情况下,可以用其它的合理的价格估算方法来估算自己的资产价格。“FASB这一次修改逐市定价准则,也许会开启美国金融体系另一个混乱的年代。”**北美公司的会计师李-粤说。随即IASB宣布,不会效仿美国财务会计标准委员会的做法。
    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与金融危机的关系
    在会计领域,各国会计准则对于公允价值的定义不尽相同。1995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结算的金额”。FAS157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的有序交易中,假设将一项资产出售可收到或将一项负债转让应支付的价格”。
    曾经让美国经济与房地产市场繁荣一时的次贷,在2006年出现命运扭转。2004年起,为控制全面的通货膨胀,美国两年内17次加息到5.25%。次贷利率同步上升。高利率抑制了住房需求,房价下跌,供房人开始断供,资金链断裂。次贷危机全面爆发。由房屋贷款衍生出的资产抵押债券(ABS)和债务抵押债券(CDO)等价格持续下跌,公允价值计价的这类资产价格的下跌引起的公允价值变动会直接进入损益,导致亏损。如果投资人恐慌性抛售次贷类资产,就会导致公允价值急剧下跌,可收回金额远低于账面价值,不得不对其计提减值准备,加剧亏损。资产大量计提减值后缩水,但负债不会减少,企业为了维持资产负债平衡,不得不低价抛售资产,低价抛售资产除带来直接损失外,剩余资产又不得不因市价下跌进一步计提减值,由此形成恶性循环。从会计谨慎性原则角度讲,金融机构不得不根据市场上的低价作为手中持有次贷资产的价值,计提了巨额的资产减值。这样就彻底打击了投资者信心,市场出现恐慌性抛售持有次贷产品的狂潮。正是由于公允价值这种独特的反馈效应,所以华尔街的银行家们才纷纷指责公允价值,认为公允价值对经济危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正确看待公允价值
    (一)、公允价值的积极作用
    在美国,公允价值准则的推行具有很大的历史进步性,极大地推动了财务会计计量的改革和发展,对国际财务会计理论和实务界产生深远影响。首先,它结束了公允价值的多样性和不一致性。在本准则发布前,零散于众多准则中的公允价值计量指导造成了实务运用的混乱,不得不迫使FASB从全局角度,对准则中的各种公允价值指导进行整理,在此基础上形成统一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其次,对公允价值的定义进行了修订,提升了公允价值内涵的高度。另外,还将公允价值根据其估价所依据的信息不同分为三个等级,建立了公允价值估价的层级系统。FASB要求企业最大限度地依据活跃市场信息,最小限度地参照企业自己的判断。估价层级系统对减少企业操纵,增强报告信息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最后,全面考虑了资产和负债公允价值的运用,扩大了公允价值计量的披露范围。FASB指出,发布“公允价值计量”的目的是建立统一的公允价值指导框架,但是,该意见稿的作用显然不仅局限于此,它在许多方面都有新的理论突破,是公允价值会计理论的最新成果。
    财务会计的目的在于为现在和潜在的投资者、信贷者以及其他用户提供有用的信息。公允价值反映了市场对金融工具中的未来现金流量净值的估计,公允价值信息有助于检验会计信息使用者以前所作预测的合理性,进而有助于其对未来作出合理的预测;公允价值信息有助于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使用者对企业的投资和融资决策进行评价,从而有助于其作出正确的决策。
    我认为,在经济平稳发展的社会,公允价值才是最能体现真实财务状况的计量方法。在次贷危机中,公允价值计量方式不仅没有火上浇油,反而让投资者尽快看到了最真实的情况。会计准则体系的首要目标就是以投资者为主体,会计提供的信息要具有相关性、可靠性和真实性,要为投资者的财务决策服务。德勤亚太区金融服务领导人**普?哥特(PhilipGoeth)认为公允价值会计提供了一个时间性的价值,若没有此价值则会导致投资者和法规制定者对于信心和流动性的决策失误。资产的实际价值总是随着时间等因素而变动,相比成本计价的静态性,公允价值坚持动态的价值反映,这是一种进步。公允价值本身并不意味着利润容易受到操纵。如果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公允价值只会促使企业的真实价值得到发现。如果废止公允价值计量,这是历史的倒退。如果放松会计计量的规则,创造的利益是一种幻觉,只能延迟问题的解决,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改变公允价值会计准则,资产价值背离它们的真实市场价格将导致公司财务状况健康的假象,将会剥夺投资者在最需要关键财务信息的时候获取这些信息的权利,最终还是会导致储蓄和贷款市场的崩溃。
    (二)、公允价值的不足之处
    事实上,我们承认公允价值计量有问题。但是我们质疑的不是公允价值计量方式本身,而是产生公允价值的过程,尤其在不活跃或者无秩序的市场上如何确定公允价值。公允价值准则在一个平稳的市场中运行得不错,但是当市场发生突然变化的时候,情形就不一样。所以不应该放弃公允价值的原则,而是要完善公允价值的计量方法。次贷危机中,当市场巨变和信贷萎缩导致次债相关产品从第一或第二层次掉落至第三层次时,FAS157却未能就这种情形下如何确定公允价值提供技术指引,导致第三层次的公允价值计量结果差距很大。每次大危机都会带来对游戏规则的反思和重建,会计准则当然不能例外。其实会计界完全可以把这次金融界对于公允价值的指责当成一次契机,痛下决心,不断完善公允价值的确认标准、计量方法和披露要求。在压力下轻易放弃公允价值其实是鸵鸟政策,把问题掩盖起来并不能解决问题。当年日本就是把银行坏账藏起来慢慢消化,结果虽然平稳但是长途漫漫。虽然国际准则理事会很有压力,但是还是坚持了原则:(1)衍生工具坚持公允价值计量,因为对于衍生工具只有公允价值适合作为计量原则;(2)指定的不允许重分类,对于意图明确的不能随意改变,操纵利润;(3)交易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后如由公允价值该按成本或摊余成本计量,减值还是要提的;(4)生效日不能提前,以前确认的损失不能转回,减少对利润的操纵。
    四、完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会计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完善公允价值确认标准、计量方法和披露要求的方法。第一,可靠性。如果所有资产和负债其市场是流动和透明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就能提供可靠的信息。但是如果很多资产和负债不存在活跃的市场,那么公允价值就是估计得到的。比如运用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等估计方法。很明显,估计得到的带有很大的主观判断,是不可靠的。次贷危机表明,所计量的资产或负债存在着一个习以为常的交易市场这一假设并非永远成立。例如因为投资者过度恐慌和信贷极度萎缩,CDO的市场交易已经名存实亡。此时它的公允价值自然不可靠。第二,管理当局的判断。按照准则要求的第三个级次,没有交易市场的金融产品,需要管理层根据主观判断和市场假设建立复杂的数学估值模型确定。由于管理当局必须对市场情况做出大量的假设、估计和判断,会使得有意或者故意的偏差的存在,会导致公允价值的不妥当。使用公允价值计量的财务报告潜在的不可靠性更大。第三,披露。对于公允价值估计的附加信息披露是必要的。FAS157对于公允价值估计依据的参照信息的可靠性信息披露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是远远不够。应该增加有助于报表使用者理解公允价值估计的相对可靠性信息披露,比如,影响估价的关键驱动因素、公允价值范围的估计以及置信区间等。另外,还应考虑公允价值变化的披露。为了使信息使用者理解公允价值估计,应该充分披露引起公允价值变化的因素。
    以上便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知识,相信大家通过以上知识都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您还遇到什么较为复杂的法律问题,欢迎登陆法律咨询网进行律师在线咨询。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9 8:4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