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中国非金融企业债务现状 |
释义 | 中国非金融企业债务现状 非金融企业指主要从事市场货物生产和提供非金融市场服务的常住企业,它主要包括各类法人企业。所有非金融企业归并在一起,就形成非金融企业部门。非金融企业债务即由这些企业在生产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各类债务总额。目前,我国非金融部门杠杆率持续高涨已超过160%,企业部门已濒临债务陷阱,偿债成本不断挤占经济再发展资金,使得潜在经济增长率受到压抑,违约风险不断加大。具体分析,我国非金融企业债务具有以下特征: (一)我国非金融企业债务负担沉重 从2008年至2015年,非金融企业债务余额/GDP上升了25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也出现明显上升,从2008年的52%上升到当前的60%以上。非金融企业债务中,银行信贷占了70%。考虑到我国企业特别是工业企业盈利能力较低这一因素,我国企业的杠杆率和负担远高于美欧等经济体,甚至大大高于印度、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我国工业企业中,利息支出占到财务费用的90%以上,占到利润总额的20%左右,再算上税金占到利润总额的80%左右,我国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负担非常沉重。 (二)企业海外非股权类融资快速增长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2014年6月份的数据显示,中国境外银行债务敞口达到1,1万亿美元,债务余额全球第七位,新兴市场第一位。债务的过快增长,尤其是外债增长在经济增速放缓、汇率波动贬值明显、短期债务占主导的情况下,企业或将面临严峻的流动性压力,违约风险大大增加。2014年以来,因债务问题引起的企业经营管理者,主要是民营企业经营管理者“失联”、“跑路”现象显著增加,企业债务违约时有发生,这种情况在2016年将进一步加剧。 (三)国有企业杠杆增长较快 国企资产负债率从2008年的59,9%上升至当前的66%以上,中央国企的资产负债率从2008年的56.1%上升至当前近70%,地方国企资产负债率从2008年到当前也上升了3个百分点至68%,中央国企加杠杆力度大于地方国企。为扩投资、稳增长,同时也为带动民间投资,2016年,国企仍会加杠杆。国企加杠杆可能继续扩大无效投资,也可能带来不良资产的扩大,债务风险加剧。 (四)不同行业杠杆率分化走势明显 钢铁、煤炭、基础化工、建材、地产、机械等产能过剩行业、资本密集型行业杠杆率居高难下,去杠杆难度较大,利息支出负担沉重,债务风险显著。从资产负债率角度看,2008年至当前,房地产开发企业上升5个百分点至77%以上,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上升2.5个百分点至67%,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上升3.5个百分点至67%,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业上升6个百分点至61%,家用电器制造业上升1个百分点至67%,通讯设备制造业上升3个百分点至68.5%。而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行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农林牧渔业等资产负债率不断下降,从2008年至当前,下降幅度分别在5~8个百分点之间。 随着供给侧改革加强,僵尸企业、产能过剩行业、低水平制造业服务业关停并转力度加大,以及股 权融资力度加大,非金融企业杠杆率预计将呈现稳中下降之势,但债务重组、债务违约将会显著增多。 我国企业负债水平不断升高,导致更多的资金用于偿还债务,对研发经费存在明显的挤出效应,更加弱化了企业自主创新动力和能力,使得企业在研发创新、流程再造、模式创新等领域的支出大大降低。 如果读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欢迎到法律咨询网进行法律咨询。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