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默认能产生合同法律效力的有哪些情况
释义
    默认是指当事人没有言语、文字表示,又没有任何积极的行为,以沉默的方式进行意思表示。承诺的意思表示必须由承诺人明确表示,并把意思表示通知给要约人,默认一般不会构成成承诺。但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在特殊的情况下,默认是能产生相应的法律效力的。本文就为大家整理了能产生法律效力的情况,请阅读了解。
     默认能产生相应的法律效力的情况:
    1、受要约人在承诺的期限内发出承诺,按照通常情形能够在有效期内到达要约人,但因其他原因承诺到达要约人时超过了承诺期限,除非要约人及时告之受要约人承诺已过期,否则承诺是有效的。
    2、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取书面形式订立合同,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此处为对合同成立的默认。
    3、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在签字或盖章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合同成立。此处为以行为默认了合同的成立。
    4、在买卖合同中,当事人间对标的物约定检验期间的,买受人应当在检验期间内将标的物数量或质量不符约定的情形通知出卖人。买受人怠于通知的,视为默认。
    5、试用买卖的买受人在试用期届满以后,买受人对是否购买标的物未做表示的视为同意购买。即默认愿意购。
    6、自然人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付利息。
    通过对以上有关默认能产生相应的法律效力的情况内容的阅读,相信大家对默认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在以后签订合同或者说作出承诺的时候,就要注意一下上述的六条内容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合同上的默认是什么意思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7:4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