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借款合同有哪些类型,借款合同包括什么
释义
    热门推荐: 债务追讨 欠条 债务转移 债务纠纷起诉书 债权融资 借条 借款合同 借条和欠条的区别 欠款
    在借款关系中,为了更好的保护自己的利益,当事人一般不会选择签订借条,而是会书写一份比较完整的借款合同。就借款合同的类型来看,法律中作出了一些规定。那究竟规定的借款合同有哪些类型呢?请跟随法律咨询网小编一起在下文中进行了解吧。
    一、借款合同有哪些类型
    1、金融机构违反《商业银行法》规定而签订的借款合同;
    2、关于贷款人为非金融机构企业的借款合同;
    3、金融租赁公司与承租人签订的名为融资租赁实为借贷的借款;
    4、关于政府部门根据政策发放贷款而签订的借款合同。
    二、借款合同的效力有哪些纠纷
    虽然《贷款通则》规定,各级行政部门不得经营贷款业务,但从最高院的判例来看,并非如此。因为财政部《关于地方财政有偿使用资金管理办法》规定,地方财政部门为扶持特定的企业、行业发展,可以发放财政周转金,实行有偿使用,收取一定的资金占用费,定期归还。所以,此种情况下,由政府机关发放的贷款,并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亦不损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可以认定此种借款合同有效。
    对于无效合同的处理,合同法第58条有一般性的规定,但是对借款合同没有特别规定。最高院要求遵循以下处理原则,合同认定无效后,除本金可以返还外,对于出资方已经取得或者约定的利息应予收缴,对另一方则应处以相当于银行利息的罚款。但司法实践中,大多数法院仅判决借款人返还本金,对约定的利息既不进行追缴,也不进行处罚,有的法院则不对借款双方进行处罚,对利息也不保护,对已经支付的利息判决冲抵借款本金。
    三、如何认定企业借款合同是否有效
    根据企业借款对象的不同,企业借款合同是否有效如何要做具体的分析,企业之间的借款合同由于违反《贷款通则》规定而无效,企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一般是有效的,除非违反《合同法》的效力规定。
    (一)企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
    1、企业向具有贷款主体资格的的金融机构的合法借贷行为有效。这种情况是指正常的工商业企业为了自身的业务发展而向银行贷款的行为,银行本身是从事金融业务的专门机构,企业的借款合同当然应当受到保护。
    2、企业向不具备贷款主体资格的金融机构的借款合同无效。银行的内部机构和一些行政事务机构只有吸收储蓄的只能,不能进行对外借贷。
    (二)企业向其他非金融机构借款:
    1、企业之间的资金拆借行为。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贷款通则》的规定,非金融机构不能从事资金借贷业务,尽管学术界对此有争议,但是学理解释毕竟还是属于无权解释,在司法实践的认定中应当以相关机关的规定为准。
    2、企业向个人借款行为。为了实现有效的金融管控措施,企业的工商借贷一般只能由具有合法资质的金融机构提供,自然人之间的借贷行为在《合同法》出台前受到承认,但是企业向个人的借贷行为一般会被认定为无效,情况严重的可能会涉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分析了上文之后,大家应该知道我国规定的借款合同有哪些类型吧。其中包括个人之间签订的借款合同、企业与个人之见签订的借款合同以及企业间签订的借款合同。而想要通过借款合同中的约定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则就必须要保证该合同是合法有效的,不然的话即使合同内容约定的再好,对自己再有利,也于事无补。更多相关知识您可以咨询法律咨询网营口律师。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6:5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