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怎样用法律解决校园贷? |
释义 |
校园贷是一种新兴的借贷方式,很多大学生禁不住诱惑,进行校园贷。有些人难以偿还贷款金额,导致轻声或者被威胁的情况很常见。如果遇到违法待遇,我们就要使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那么怎样用法律解决校园贷? 如果陷入校园贷的威胁之中,可以报警,通过警察协助解决。 一、违法事实及争议焦点 校园贷只是形式上的公平,借贷双方并没有实质的公平。我们通过电话咨询提供校园贷的一方亦或是通过网上注册的形式贷款,我们所贷款的数额与他们实际表面上答应提供给我们的数额有很大的差距。比如他们会在贷款中收取我们高额的手续费的情况,这都是对我们很不利的一个方面,双方并没有实质上的公平,我们学生在这方面往往吃了很多的亏,可以说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校园贷容易诱发学生的侥幸心理和无节制的消费欲望。学生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即是我们关注着社会,我们所关注我了解的也是知之甚少,了解的也非常浅薄,我们在无法预料到一些后果的情况之下做出的这个借贷行为,在借贷的时候,我们觉得世界很美好,世界都是新的,但我们却在不知觉的掉入到了过度消费,心存侥幸等一系列不好的思想及行为中去了。这是不可取的,也是单靠我们学生自己的力量无法完全去完成的,还需依靠一个良好的借贷环境与良好的借贷消费秩序。我们学生的个人隐私的保护问题。我们凭借着学生的身份只要在网络中填写自己的个人信息以及家庭成员的信息便能够轻而易举的借到贷款,我们便会担心,我们的信息能够得到好的保护吗,那些提供贷款的公司是正规的吗,他们会恶意的泄露我们的信息吗。这些都是我们会会去考虑的问题,也是我们所担心的问题。 二、防范对策 1、当前,市面上一些不良网络借贷平台采取快速下款、降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资费标准等手段,诱导学生办理“校园贷”,学生一旦贷款,极易陷入“高利贷”陷阱。 2、请广大学生量入为出,合理、理性、适度消费,主动学习逾期滞纳金、违约金、单利与复利等基本金融常识,增强甄别能力。特别提醒同学们尽量不办理“网上贷款”与“小额贷款”;如确需办理,请事先向辅导员或保卫处、学生处、研究生院等学校相关部门咨询,以防被骗。 3、请广大学生妥善保管个人的身份证,不轻易对外泄露自己的家庭住址、宿舍住址、父母联系电话等关键信息及个人隐私,更不能贪图小利而帮助别人“刷单”或提供贷款担保,切忌答应他人以自己的名义通过网络借贷平台办理分期贷款。 4、请广大同学在进行校内外兼职时,务必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不做损人利己的事,谨防被坏人利用。 如果收到校园贷的违法待遇,可以通过报警来保护自己和维护自己权益。校园贷本身就是一种有风险的借贷方式,大学生在没有偿还能力的前提下,要谨慎借贷。同时也要提高自己警惕性,避免上当受骗。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