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政府采购行政诉讼合同法律规定是什么? |
释义 | 一、政府采购行政诉讼合同法律规定是什么? 政府采购行政诉讼合同法律规定是关于政府采购行政诉讼合同适用于《行政诉讼法》,2014年通过的最新行政诉讼法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将行政合同明确纳入到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此前,行政合同究竟适用何种诉讼程序一直是学界争议的焦点,法院在审判实践中多将因行政合同争议引起的纠纷适用民事诉讼程序。新的《行政诉讼法》关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第十二条第一款第十一项明确规定;“认为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约定履行或者违法变更、解除政府特许经营协议、土地房屋征收补偿协议等协议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第一款“行政机关为实现公共利益或者行政管理目标,在法定职责范围内,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协商订立的具有行政法上权利义务内容的协议,属于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第一款第十一项规定的行政协议”。 二、行政合同规定是什么? 行政合同是行政机关为实现公共利益或者行政管理目标,在法定职责范围内,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协商订立的合同,常见的行政合同如政府特许经营协议、土地征收补偿协议。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行政合同有如下特点: (1)行政合同的主体一方必须为行政机关。 (2)合同的订立是以公共利益或者行政机关执行行政权力(行政管理)为目的,签订的合同。 (3)作为一方的行政主体与合同相对人的权利义务是不对等的,行政合同中往往体现了行政机关的公权力,即行政优益权。 (4)行政合同的订立需要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意思表示一致,有着合同的属性。 我们国家关于政策采购所签订的行政合同是适用于行政诉讼法的范围。那实际上也就意味着如果关于行政合同发生一些争议的话,完全是可以到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也是属于受案的范围当中。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