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旁听职务犯罪案件庭审的问题有什么?
释义
    在我国,会有一些人凭借自己的职位,来谋取私利,这会是一种犯罪行为,只要符合犯罪的要件,就会构成职务犯罪。然后,我国的司法系统就会把这类的案件进行审理,而在庭审的时候,是可以进行旁听的。那么,旁听职务犯罪案件庭审会引起那些值得思考的事情呢?
    职务犯罪
    一、概括
    1、什么是职务犯罪
    在这个名词里面我们必须了解什么是“职务”。“职务”在我国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内容复杂的组合性概念。目前在我国的职务分类中主要有:法定职务、事定职务、执行职务、管理职务、决策职务、临时职务、固定职务、领导职务、非领导职务等等,我国的职务分类大典中记载有:8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1838个职业。 在职务这个名词中,所谓的“职”:就是职责、职权、职掌、这个职业就是“掌管”的意思。“务”呢,就是由职而产生的,所应承担的任务、事务、也就是具有一定的“职”,就要承担一定的事物,同时,根据职务的不同,相应地承担的责任也不同。 职务犯罪的概念就是:指国家工作人员、企业工作人员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进行非法活动或者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破坏国家对职务的管理职能,依照刑法应当受到处罚的行为的总称。
    2、职务犯罪的构成及其要件
    要了解职务犯罪的构成就必须知道一般犯罪的构成我国刑事法律中规定,某一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主观与客观要件的总和。这种主观要件与客观要件是法定的是一般犯罪的基本要求。
    (1)职务犯罪主体:职务犯罪的主体在我国法律中规定:一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二是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中的国家工作人员、三是人民团体中的工作人员、四是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
    (2)职务犯罪的主观要件:是指行为人对其行为的危害后果,所持的一种心理与心理状态。
    (3)职务犯罪的客体要件:侵害的是国家对职务活动的管理职能。
    (4)职务犯罪的客观要件。
    我国法律规定职务犯罪的客观要件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一是利用职务之便;二是滥用职权;三是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务。
    二、种类
    修订后的刑法规定,检察机关管辖53种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划分为三大类:贪污贿赂犯罪(第八章);渎职罪(第九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犯罪。 贪污贿赂犯罪,在我国刑法中第八章中用了十五个条文,规定了十二个罪名(394—396)包括:
    1、贪污罪
    2、挪用公款罪
    3、受贿罪
    4、单位受贿罪
    5、行贿罪
    6、对单位行贿罪
    7、介绍贿赂罪
    8、单位行贿罪
    9、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10、隐瞒境外存款罪
    11、私分国有资产罪
    12、私分罚没财物罪。
    渎职罪在我国刑法第九章中用了二十三条规定了34个罪名。
    包括:
    1、滥用职权
    2、玩忽职守
    3、枉法追诉裁判罪
    4、私放在押人员罪
    5、国家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被骗罪等。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犯罪有七个:
    1、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罪
    2、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搜查罪
    3、刑讯逼供罪
    4、暴力取证罪
    5、虐待被监管人罪
    6、报复陷害罪
    7、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破坏选举罪。
    三、特点
    贪污受贿多职务犯罪种类多表现为贪污罪和受贿罪。2010年审结的贪污贿赂案占同期总数的84%;其次是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等渎职犯罪。涉及领域广权力集中的部门和岗位职务犯罪多发,资金密集领域和行业职务犯罪现象严重,民生领域的职务犯罪逐年增多。亿元案迭出犯罪数额巨大的案件时有发生,达到数千万元甚至上亿元。此类案件案中有案、案外有案,“窝案”、“串案”频发,案件牵涉面广。作案智能化隐蔽化、智能化、期权化现象突出,通过收受“交易”差价、“股份”分红、“投资”收益等形式收受贿赂较为普遍,增加查办惩处难度。
    四、表现形式
    (一)渎职侵权犯罪主要表现。
    一是不正确履职放纵违法犯罪;
    二是违法、越权处理公务;
    三是执法监管监察不作为;
    四是以罚款代管、代刑;
    五是野蛮执法;
    六是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
    七是违法违规发放相关证照;
    八是贿选、骗选、破坏选举等。对渎职侵权犯罪认识上的存在钱只要自己不揣腰包就没有问题、渎职侵权犯罪最多就是工作失误、平庸不是错自己什么也不干就不会犯罪等认识上的误区,导致重视不够,易发生渎职侵权问题。
    (二)贿赂犯罪主要表现。
    一是权力资本化,包括入干股,少投资多收益等;
    二是权力期权化,事先约定,离职后收钱。
    三是自己用权,家人、亲友收钱;
    四是办事后收取感谢费;
    五是赌博时接受行贿人出资垫底钱。贿赂犯罪已经成为职务犯罪中最突出的类型,犯罪的表现形式也是在不断变化.
    关于旁听职务犯罪案件庭审的思考差不对就是这些了。公民在进行职务上的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公正,防止以权谋私。否则一旦凭借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收受贿赂,这样构成的职务犯罪是会受到严惩的。它大致就是渎职侵权会和贿赂犯罪这两种表现形式。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2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