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安徽刑法九受贿数额金额如何认定?
释义
    


    贪污受贿是常见的职务犯罪,有些国家工作人员违反法律法规及职业操守,在给他人办事的时候接受贿赂,按照目前的立案标准,受贿在三万元的,即构成犯罪。在具体的认定标准上面,各省市有所区别,那么,安徽刑法九受贿数额金额如何认定?下面我们跟随小编了解下。
    一、安徽刑法九受贿数额如何认定?
    (刑法第385条)
    (一)数额在3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的,属于“数额较大”,数额在1万元以上不满3万元,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其他较重情节”,应予立案,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1.多次索贿的;
    2.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损失的;
    3.为他人谋取职务提拔、调整的。
    (二)数额在20万元以上不满300万元的,属于“数额巨大”,数额在10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涉嫌上述三种情形之一的,属于“其他严重情节”,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数额在30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数额在150万元以上不满300万元,涉嫌上述三种情形之一的,属于“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受贿罪的客观表现是什么?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利用本人职务上主管、负责或者承办某项公共事务的权利所形成的便利条件。
    受贿罪的行为方式有两种:
    1、索贿。即行为人在公务活动中主动向他人索取财物。
    2、收受贿赂。即行为人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并为他人谋取利益。谋取的利益可以是不正当利益,也可以是正当利益。主动索取他人财物的行为,比被动受贿具有更大的社会危害性。因此《刑法》规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就构成受贿,而不要求行为人有为他人谋取利益这个条件。
    三、受贿罪的犯罪主体是谁?
    这一点同于贪污罪和挪用公款罪。本罪在主观方面体现为故意。在客观方面,则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关于“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问题在修订后《刑法》公布后尚未作出新的司法解释前,可参考“两高”《关于执行(关于严惩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若干问题的解答》第三条第二项的规定。
    综上所述,根据安徽省相关司法解释,安徽刑法九受贿数额较大对应是三万元,金额巨大是二十万,而金额特别巨大则是受贿金额在三百万以上。但是,如果没有达到相关标准,有其它严重情节的,也是可以按照标准认定的。对受贿罪的处罚,目前最高量刑是死刑,这是为数不多的保持死刑的罪名。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10: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