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对于律师是回避主体吗?
释义
    一、对于律师是回避主体吗?
    不是;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八条和第三十一条的规定,回避的主体包括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回避规定》就除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以外人员的回避,作了特别规定。尽管总体而言,从历史上看,我国现行的回避制度非常严格,而且比其他国家的类似制度还要严格一些,但在我国目前司法实践的实际运作中,这里的回避主体规定尚未能够实现其初衷,在一些程序中,回避制度要么是消极的漠视,要么是积极、坚决的不执行,致使制度形同虚设。下面笔者将对现行回避制度的内容、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完善作如下分析:
    第一,审判人员应当回避的情形。
    第二,离任回避。
    第三,诉讼代理人、律师的回避。
    第四,回避主体中的审判人员。
    第五,程序回避。
    第六,法律责任。
    二、回避的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 [2] 第六章。
    第十六条 法官之间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不得同时担任下列职务:
    (一)同一人民法院的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
    (二)同一人民法院的院长、副院长和审判员、助理审判员;
    (三)同一审判庭的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助理审判员;
    (四)上下相邻两级人民法院的院长、副院长。
    第十七条 法官从人民法院离任后二年内,不得以律师身份担任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
    法官从人民法院离任后,不得担任原任职法院办理案件的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
    法官的配偶、子女不得担任该法官所任职法院办理案件的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
    2、最高人民法院2011年发布《关于对配偶子女从事律师职业的法院领导干部和审判执行岗位法官实行任职回避的规定(试行)》。
    第一条 人民法院领导干部和审判、执行岗位法官,其配偶、子女在其任职法院辖区内从事律师职业的,应当实行任职回避。
    本规定所称法院领导干部,是指各级人民法院的领导班子成员及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
    本规定所称审判、执行岗位法官,是指各级人民法院未担任院级领导职务的审判委员会委员以及在立案、审判、执行、审判监督、国家赔偿等部门从事审判、执行工作的法官和执行员。
    本规定所称从事律师职业,是指开办律师事务所、以律师身份为案件当事人提供诉讼代理或者其他有偿法律服务。
    综合上面所说的,回避就是为了可以更好的保障到案件可以更好的进行处理,而对于回避的主体是不会包括有律师在内的,一般犯罪人员的直系亲属都可以担当自己的代理人,所以,在处理的时候就一定要按流程为进行办理,这样才能保障各自的权益。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2:5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