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审查起诉如果处理案件有哪些步骤和方法? |
释义 | 一、审查起诉如果处理案件有哪些步骤和方法? (一)、审阅案卷材料并制作阅卷笔录。 (二)、必经程序: 1.讯问犯罪嫌疑人并记录在案:应当由检察人员个别进行【对质除外】。 2.听取辩护人、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的意见,并记录在案、书面意见应当附卷。 (1)应当听取辩护人、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的意见: A.应当告知辩护人、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在审查起诉阶段有发表书面、口头意见的权利; B.辩护人、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可以向检察院对案件证据采信、事实认定、法律适用、罪名认定、量刑情节、涉案财物处理、侦查活动违法、附带民事诉讼及当事人和解等内容发表意见; C.申请起诉阶段发表意见是辩护人、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的权利; D.检察院应当听取上述人的意见。 【提示】审查起诉阶段应当听取3种人意见: ①辩护人; ②被害人; ③被害人的诉讼代理人。 (2)听取意见的要求: A.应当记录在案; B.辩护人、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提出书面意见的,应当附卷。 3.讯问、听取意见程序: A.应当由2名以上办案人员进行并制作笔录; B.应当分别告知其在审查起诉阶段享有的诉讼权利。 (三)、补充提供证据材料、补充说明证据合法性: 1.检察院审查案件,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法庭审判所必需的证据材料; 2.检察院审查案件,认为可能存在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情形的,可以要求公安机关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作出说明。 (四)、补充侦查:是指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案件、对自行侦查终结的案件,在审查起诉中发现有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者遗漏了罪行、同案人,需要补充进行有关专门调查等工作的一项诉讼活动(由检察院退回公安机关进行补充侦查、由检察院自行侦查)。 1.补充侦查条件: A.认为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遗漏罪行、同案犯罪嫌疑人等情形; B.认为需要补充侦查。 2.退回补充侦查程序: (1)应当提出具体的书面意见、连同案卷材料一并退回[公安机关、本院]侦查部门补充侦查。 (2)应当在1个月内补充侦查完毕、补充侦查完毕移送审查起诉部门检察院重新计算审查起诉期限。 (3)补充侦查次数以2次为限。 (4)对于二次补充侦查的案件,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A.据以定罪的证据存在疑问,无法查证属实的; B.犯罪构成要件事实缺乏必要的证据予以证明的; C.据以定罪的证据之间的矛盾不能合理排除的; D.根据证据得出的结论具有其他可能性的。 【提示】 ①经过1次退回补充侦查,可以进行第二次补充侦查、也可以直接作出证据不足不起诉决定:认为该案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且没有必要再补充侦查的。 ②经过2次(退回)补充侦查: A.证据仍然补充侦查不足:应当[只能]作出不起诉决定。 B.在审查起诉中又发现新的犯罪事实:应当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对已经查清的犯罪事实应当依法提起公诉。 3.自行补充侦查:对于公安机关[不含本案侦查部门]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检察院也可以自行侦查[应当在审查起诉期限内侦查完毕]、必要时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4.在审查起诉阶段改变管辖的案件,改变管辖后的检察院需要补充侦查的: A.可以由检察院自行侦查; B.也可以通过原受理的检察院退回原侦查的公安机关补充侦查【退回补充侦查的总次数不得超过2次】。 (五)、作出决定: 1.提出起诉、不起诉的意见; 2.报请检察长、检查委员会决定。 【律师提示】 ①审查起诉未成年案件、询问未成年被害人的,应当适用新刑事诉讼法第五篇第一章“未成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规定。 ②程序参与原则是指程序所涉及其利益的人及其代表能与对自己人身、财产、诉讼程序等权利相关事项,能够有影响实质性地参与到诉讼程序之中,有知悉权、发表意见权;国家有义务保障以上程序参与权。 ③主体间性(交互主体性、主体际性等)是指人作为主体在对象化的活动方式中与他者的相关性和关联性。 二、《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七十条 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应当讯问犯罪嫌疑人,听取辩护人、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的意见,并记录在案。辩护人、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提出书面意见的,应当附卷。 第一百七十一条 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法庭审判所必需的证据材料;认为可能存在本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的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情形的,可以要求其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作出说明。 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对于需要补充侦查的,可以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也可以自行侦查。 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补充侦查完毕。补充侦查以二次为限。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检察院后,人民检察院重新计算审查起诉期限。 对于二次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第一百七十二条 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并将案卷材料、证据移送人民法院。 第一百七十三条 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有本法第十五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案件,应当同时对侦查中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解除查封、扣押、冻结。对被不起诉人需要给予行政处罚、行政处分或者需要没收其违法所得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提出检察意见,移送有关主管机关处理。有关主管机关应当将处理结果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 第一百七十四条 不起诉的决定,应当公开宣布,并且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被不起诉人和他的所在单位。如果被不起诉人在押,应当立即释放。 第一百七十五条 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应当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公安机关。公安机关认为不起诉的决定有错误的时候,可以要求复议,如果意见不被接受,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请复核。 第一百七十六条 对于有被害人的案件,决定不起诉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被害人。被害人如果不服,可以自收到决定书后七日以内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请求提起公诉。人民检察院应当将复查决定告知被害人。对人民检察院维持不起诉决定的,被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被害人也可以不经申诉,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人民检察院应当将有关案件材料移送人民法院。 第一百七十七条 对于人民检察院依照本法第一百七十三条第二款规定作出的不起诉决定,被不起诉人如果不服,可以自收到决定书后七日以内向人民检察院申诉。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复查决定,通知被不起诉的人,同时抄送公安机关。 《刑事诉讼法》(旧)第三章 提起公诉 第一百三十九条 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应当讯问犯罪嫌疑人,听取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委托的人的意见。 六十三、将第一百三十九条改为第一百七十条,修改为:“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应当讯问犯罪嫌疑人,听取辩护人、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的意见,并记录在案。辩护人、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提出书面意见的,应当附卷。” 第一百四十条 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法庭审判所必需的证据材料。 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对于需要补充侦查的,可以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也可以自行侦查。 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补充侦查完毕。补充侦查以二次为限。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检察院后,人民检察院重新计算审查起诉期限。 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六十四、将第一百四十条改为第一百七十一条,第一款修改为:“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法庭审判所必需的证据材料;认为可能存在本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的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情形的,可以要求其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作出说明。” 第四款修改为:“对于二次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第一百四十一条 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六十五、将第一百四十一条改为第一百七十二条,修改为:“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并将案卷材料、证据移送人民法院。” 第一百四十二条 犯罪嫌疑人有本法第十五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案件,应当同时对侦查中扣押、冻结的财物解除扣押、冻结。对被不起诉人需要给予行政处罚、行政处分或者需要没收其违法所得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提出检察意见,移送有关主管机关处理。有关主管机关应当将处理结果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 六十六、将第一百四十二条改为第一百七十三条,第一款修改为:“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有本法第十五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第三款修改为:“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案件,应当同时对侦查中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解除查封、扣押、冻结。对被不起诉人需要给予行政处罚、行政处分或者需要没收其违法所得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提出检察意见,移送有关主管机关处理。有关主管机关应当将处理结果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 第一百四十三条 不起诉的决定,应当公开宣布,并且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被不起诉人和他的所在单位。如果被不起诉人在押,应当立即释放。 第一百四十四条 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应当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公安机关。公安机关认为不起诉的决定有错误的时候,可以要求复议,如果意见不被接受,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请复核。 第一百四十五条 对于有被害人的案件,决定不起诉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被害人。被害人如果不服,可以自收到决定书后七日以内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请求提起公诉。人民检察院应当将复查决定告知被害人。对人民检察院维持不起诉决定的,被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被害人也可以不经申诉,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人民检察院应当将有关案件材料移送人民法院。 第一百四十六条 对于人民检察院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二款规定作出的不起诉决定,被不起诉人如果不服,可以自收到决定书后七日以内向人民检察院申诉。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复查决定,通知被不起诉的人,同时抄送公安机关。 综合上面所说的,审查起诉就意味着案件就要开始审理,对证据不足够的也必须要找齐证据,审查起诉也是走诉讼程序必走的一个过程,只有找到相关的材料能证所案件的事实,这样才能够更好的进行判决,所以,每个程序的审理都是有它的方式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