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法定扶养人包括哪些 |
释义 | 说到扶养,不少人可能会把它和抚养混淆,这两个词长得像可并不是一样的意思。我国法律上的扶养分为广义和狭义,会把扶养和抚养混淆的人们其实并没有错,因为在广义的扶养概念中,扶养既包括父母长辈对孩子的抚养、平辈间的扶养和子女对父母长辈的赡养,抚养被包括在扶养内。而狭义的扶养,仅针对平辈间的扶养。 法律中适用扶养的广义和狭义,为了讨论方便,取扶养的广义讨论。法定的扶养人分为三类,先说父母长辈对子女的抚养,这也是被关注最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第二十一条规定,对子女的抚养义务是父母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如果夫妻双方已经离婚,实际没有直接抚养、照顾子女的一方需要支付抚养费,子女也有权利要求父母履行抚养义务支付抚养费。如果夫妻双方没有抚养能力或者已经去世,孩子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是第二顺位的抚养义务履行者,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第二十八条中有所体现。最后是孩子的兄长和姐姐,在父母无力抚养或已经去世的情况下,对弟弟妹妹也是有法定抚养义务的。 至于平辈之间的扶养,一般指的是合法夫妻之间的一种相互扶助的义务,夫妻在结婚后,就需要履行法律强制性的夫妻扶养义务,大部分的情况是夫妻一方因患病失去收入或生活自理能力时,另一方不得拒绝扶养,扶养可以是照顾也可以是支付扶养费。因而夫妻间扶养义务的法定扶养人就是夫妻双方。 最后说说子女对父母长辈的赡养,在我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的第十一条中,规定了法定的赡养人为子女或孙子女、外孙子女。其中对子女的定义也是广泛的,既包括亲生子女,也包括收养的孩子和因为姻亲关系而形成的继子女,这些都是对老人负有法定扶养义务的人。赡养并不只是单纯的给予钱财,现代法律越来越关注老年人的赡养问题,相信大家不止听说过一起法院要求子女常回家看看老人的新闻。在2013年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护法》中,要求子女多回家探望老人被列入法律条款中,其中的第十八条规定子女要常回家看看,要关心老人的精神世界,而并不只是单纯的金钱赡养。 以上是对法定扶养人的一个简短介绍,广义的扶养中所涉及的法定扶养人有些是重合的,人们都有父母也都可能是别人的父母,是别人的丈夫或者妻子,所以应当承担起的扶养义务是不可以逃避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