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医疗纠纷协商后还能上诉吗 |
释义 | 一、医疗纠纷协商后还能上诉吗 1.在医疗纠纷协商后,患方仍然保留有起诉的权利。即使医患双方已经通过协商达成了赔偿协议,患方仍有权就协议的有效性向法院提起诉讼。 2.是否能胜诉则取决于协议内容是否存在法律规定的可撤销、可变更或无效合同的情形。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六条的规定: 1.当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时,医患双方是可以选择协商解决的。 2.如果双方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未能达成一致,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二、协商解决方式分析 1.协商解决医疗纠纷是一种常见的解决方式。据统计,目前通过协商解决的医疗纠纷约占70%左右。这种方式简单明了,没有特定的第三人参与,由医患双方直接达成协议。 2.由于双方可能缺乏法律知识,协议书可能存在较多漏洞,导致达成协议后双方再起争端。 3.另一种协商方式是卫生行政部门主持达成调解协议。 在这种方式中,当事人一方或双方需要向卫生行政机关提出申请,并在行政机关的主持下达成协议。这种方式能及时平息事态,稳定双方的情绪。 ![]() 三、不同解决途径对比 1.除了协商解决,医疗纠纷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解决,如调解和诉讼。 2.当争议进入诉讼程序后,可由人民法院主持双方调解达成协议。 3.该协议一经送达立即生效,具有强制执行力,并不得起诉。 4.虽然这种方式法律效力高,规范性强,但医患双方需要经历较长的时间。 看完本文后,你是否对医疗纠纷的解决方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遇到类似问题,记得寻求法律网专业法律人士的帮助,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引用法条: [1]《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六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