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网络散布虚假事实可构成诽谤罪
释义
    近年来,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日渐增多,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作为新的犯罪平台,在网上捏造、散布虚假事实。那何以界定是否构成诽谤罪?遭遇网络诽谤应如何维权?越秀法院闵琦媛法官将作出解答。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可见,借助网络等现代信息传播手段,捏造、散布虚假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损害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网络诽谤行为将构成诽谤罪。
    根据最高院和最高检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是否达到“情节严重”的犯罪标准,具体细化为:1、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2、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3、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4、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同时,根据法律规定,如果明知他人实施诽谤仍为其提供资金、场所、技术支持等帮助的,也会以共同犯罪论处。
    另外,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除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诽谤行为外,诽谤案属于告诉才处理的自诉案件,即被害人需自行搜集证明存有诽谤行为且达到“情节严重”标准的证据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但若证据不足法院审查后可能会不予受理。
    因此,闵法官提醒市民,在遭遇网络诽谤时,应头脑冷静,及时保存相关证据,如发帖浏览量、转发量的相关数据,诽谤行为对自己工作、生活造成的影响等材料;而一旦行为人的诽谤行为情节较轻微尚未达到犯罪标准的,不能通过追究刑事责任来维权的,市民则可通过要求对方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或者要求相关部门对行为人处以治安行政处罚等方式进行权利救济。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1 14:1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