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一、诉讼费的计算标准 我国《诉讼费缴纳办法》规定,医疗事故纠纷案件根据诉讼请求的赔偿数额或者价额,按照下列比例分段累计交纳:  1、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 2、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2.5%交纳; 3、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的部分,按照2%交纳; 4、超过20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照1.5%交纳; 5、超过50万元至10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 6、超过100万元至200万元的部分,按照0.9%交纳; 7、超过200万元至500万元的部分,按照0.8%交纳。 二、诉讼费速算表 由于诉讼费的缴纳是根据当事人提出的赔偿数额,按照分段累计计算的,作为没有接触法律的患者及其家属来说,计算起来并不方便,因此,给大家一个速算表: 1、不超过1万元:每件交纳50元; 2、超过1万元至10万元:诉讼标的额×2.5%-200元; 3、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诉讼标的额×2%+300元; 4、超过20万元至50万元:诉讼标的额×1.5%+1300元; 5、超过50万元至100万元:诉讼标的额×1%+3800元; 6、超过100万元至200万元:诉讼标的额×0.9%+4800元; 7、超过200万元至500万元:诉讼标的额×0.8%+6800元。 三、医疗事故诉讼费的收取规则 知道了医疗事故属性费的计算标准之后,有人会产生疑问,这部分的诉讼费到底由谁来承担呢? 其实,医疗事故纠纷诉讼费的收取规则,与其他纠纷并没有什么不同。按照我国诉讼法的规定,原告方要预先交纳诉讼费,但诉讼费最终是由败诉的一方来承担的。也就是说,原告方如果胜诉,诉讼费予以退还。如果完全败诉,已经缴纳的诉讼费就由原告自己承担,不再缴纳。如果是部分责任,则按照“责任比例”分别由原告、被告双方分担。 以上就是医疗事故纠纷的诉讼费计算标准。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打医疗纠纷官司的过程中,除了诉讼费,可能还会涉及律师费以及其他杂费,这些都是另算的。具体费用支出,需要看当事人实际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