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国家的劳动法规有哪些
释义
    一、国家的劳动法规有哪些
    1、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年7月5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07年6月2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2007年8月30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2007年12月2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1992年4月3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1996年5月15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1年10月27日)。
    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1978年6月2日)。
    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1978年6月2日)。
    2、行政法规
    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1981年3月14日)。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1988年7月21日)。
    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1989年9月30日)。
    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1995年3月25日)。
    失业保险条例(1999年1月22日)。
    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1999年1月22日)。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1999年9月28日)。
    禁止使用童工规定(2002年10月1日)。
    工伤保险条例(2003年4月27日)。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2004年11月1日)。
    残疾人就业条例(2007年2月5日)。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2007年12月14日)。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2007年12月14日)。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
    第三条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
    第五条国家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劳动就业,发展职业教育,制定劳动标准,调节社会收入,完善社会保险,协调劳动关系,逐步提高劳动者的生活水平。
    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时,几乎所有的法律问题在我国法律体系中都有着明确的法条适用,但仍然会有一些特殊情况导致法律的滞后性体现出来,这时就需要大家一起跟随我国法律体系的进步。上述就是法律网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国家的劳动法规有哪些”的相关内容。如果您的情况比较复杂,法律网也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8: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