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缓刑期满的后果 |
释义 |
一、缓刑期满的后果 缓刑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刑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在缓刑考验期满后,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其中,刑法第七十七条的规定是: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所以,如果缓刑期满,一般情况下是不再执行原判刑罚。如果有期间有其他违法行为,会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 二、缓刑制度的优点 缓刑制度有利于促使罪犯改恶从善。它能够促使罪犯悔过,促使罪犯自新。由于缓刑没有关押罪犯,有利于罪犯的再社会化,使其在社会上生活、工作,不至于出现监狱化后很难适应社会的状况。缓刑制度被认为是现代刑法中“最富有促进机制的制度”。缓刑制度,在发挥刑法的机能上起着独特的作用,所以被立法者重视。 三、缓刑考验期内的管理规定 刑事诉讼法对缓刑考验期内的管理规定进行了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必须遵守下列规定: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按照规定定期向执行缓刑的机关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以上就是法律网小编向您介绍的关于缓刑期满的后果的内容。如果遵守缓刑考验期内的相关管理规定,缓刑期满后将不再执行原判刑罚。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缓刑制度有利于罪犯改邪归正,而且因为不在监狱,避免交叉感染,对犯罪分子回归社会更有帮助。缓刑制度被认为现代刑法中最富有促进机能的制度。若您就缓刑期满的后果想要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建议在法律网咨询专业律师,律师会给您更加专业和深入的回答。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七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九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