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行政诉讼的起诉期限是多久 |
释义 | 政府部门在执行行政行为时有时也会出侵犯了他人的合法利益的情况,这时利益受到侵犯的当事人是可以进行行政诉讼的,但是需要在规定的期限内起诉。那么行政诉讼的起诉期限是多久?以下就是法律网小编整理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行政诉讼的起诉期限是多久 我国法律规定的起诉期限主要有以下几种: 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 2、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3、经过行政复议再起诉的案件,具体法律、法规如没有规定对复议不服的起诉期限,原告可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起诉;具体法律、法规规定了对复议决定不服的起诉期限,依照具体法律、法规规定起诉。 二、起诉的方式是怎样的 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起诉应以书面形式进行,即应书写起诉状,才能引起行政诉讼程序的开始。起诉状的主要内容有: 1、当事人的情况。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住址。原告是法人或组织的,要写明名称、住址、法定代表人的情况。与原告相对应,还要写明被告行政机关的全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的情况; 2、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和理由; 3、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与住址。此外,起诉状还要写明接受起诉状的人民法院名称和起诉的具体日期,并由原告签名盖章。 起诉状所载事实若有欠缺,人民法院可要求起诉人限期补正。 法律规定: 《行政诉讼法》第五十条: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出具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以上就是法律网小编整理的关于行政诉讼的起诉期限是多久的内容,行政诉讼的起诉期限根据具体情况分别有以下几个期限:六个月、二十年、五年、十五日。如果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欢迎上法律网在线法律咨询平台,在线律师会为您进行专业的解答。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