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违约行为是事实行为吗 |
释义 |
一、违约行为是事实行为吗? 违约行为是法律事实,而非事实行为。 民事法律事实,指依照法律规定,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消灭的客观情况。民事法律事实包括了自然事实和行为。行为又可以分为表示行为和非表示行为,表示行为可分为民事法律行为和准民事法律行为;非表示行为又称为事实行为。 事实行为是指行为人主观上并没有产生民事法律关系的意思,而是依照法律的规定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后果的行为。例如,拾得遗失物、发现埋藏物、先占、加工、著作、无因管理、不当得利等。总之,民事行为与事实行为统属于行为范畴。最根本的区别在于行为是否包含意思表示,行为以意思表示为要素的,是民事行为,否则,就是事实行为。 二、民事行为与事实行为有什么区别? 民事行为是以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行为,是一种以意思表示为要素发生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民事行为又称为法律行为。合法的民事行为称为“民事法律行为”。不具备民事法律行为所必需的条件的民事行为,是非法的,无效的。民事行为是民事法律行为的上位概念,它包括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民事行为、可变更或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但不包括侵权行为、违约行为、无因管理行为等事实行为。 事实行为是指行为人不具有设立、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意图,但依照法律的规定能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其外延包括:遗拾得失物、无因管理、来货加工、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提起诉讼等有相对人的行为以及无主物先占、抛弃所有物、自货加工、选定住所、创作、研究等无相对人的行为。 ![]() 三、什么是民法中的事实行为? 1、事实行为完全不以意思表示为其必备要素,而民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必备要素; 2、事实行为依法律规定直接产生法律后果,民事行为依据行为人的意思表示的内容而发生效力; 3、事实行为只有在行为人的客观行为符合法定构成要件时才发生法律规定的效果,民事行为的本质在于意思表示,而不在于事实构成; 4、事实行为的构成不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而民事行为以行为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为生效条件。如:先占、加工、无因管理行为、遗失物的拾得行为、埋藏物的发现行为以及债权标的物的给付行为等均属于事实行为。 综上所述,违约行为是法律事实。想必大家了解到了建设工程索赔目标分类,同时法律网小编还给大家介绍了民事行为与事实行为有什么区别、什么是民法中的事实行为。以上便是法律网小编为您整理的“违约行为是事实行为吗”全文。如果您还有关于损害赔偿方面的疑问,欢迎您到法律网咨询专业律师。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