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股权质押的行使期限 |
释义 | 股权质押实现期限一般在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的时候,此时债权人就可以实现质权,对股权进行变卖、拍卖的财产以优先受偿。因此接下来将由法律网小编为您介绍关于股权质押的行使期限及其相关方面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相应的问题。 一、股权质押的行使期限 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质权的情形,质权人可以与出质人协议以质押财产折价,也可以就拍卖、变卖质押财产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 质押财产折价或者变卖的,应当参照市场价格。 ![]() 二、股权质押登记证的流程是怎样的 (1)股权质押贷款的借款人向贷款人申请质押贷款提交申请资料。 (2)股权质押贷款的借款人和贷款人双方应以书面形式签订“贷款合同”。 出质人和贷款人双方应以书面形式订立“股权质押合同”。股权质押合同可以单独订立,也可以是贷款合同中的担保条款。 (3)股权质押合同签订之日起15 日内,股权质押贷款当事人须凭股权质押合同到股权出质登记机构办理股权出质登记,并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将股权交由股权出质登记机构保管。股权出质登记机构应向出质人出具《股权质押登记证明书》。 (4)贷款人根据贷款合同和《股权质押登记证明书》办理贷款。股权质押贷款的利率、期限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执行。 三、股权质押的期限是多少 1、上市公司股权质押一般都设定质押期限。法律应允许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质押时,当事人按意思自治原则设定质押期限。 2、《民法典》规定:“当事人约定的或者登记部门要求登记的担保期间,对担保物权的存续不具有法律约束力。”这一规定的依据是物权法定原则。 3、登记部门要求登记一个担保期间是不合适的,规定登记部门要求登记的担保期间对担保物权的存续不具有法律约束力是合理的。但规定当事人约定的担保期间,对担保物权的存续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就不合理了。 4、物权分为意定物权和法定物权。意定物权与法定物权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除了法律有强制性规定以外,当事人可以对物权的有关内容作出约定。《民法典》没有对担保期限作强制性规定,因而担保期限属于当事人意思自治的范畴。当事人对担保期限的约定只有违反法律的有关规定时,才导致无效。 根据法律规定可以得知。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质权的情形,质权人可以与出质人协议以质押财产折价,也可以就拍卖、变卖质押财产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以上便是法律网小编为您带来关于股权质押的行使期限的相关知识,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亦或是有其他疑问的可以咨询法律网的律师。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