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能否风险代理 |
释义 | 一、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能否风险代理 是可以的。 律师、委托代理人和当事人之间签订的是委托代理合同,从合同的角度来说,风险代理属于双方意思自治范畴,是没有障碍的。此外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其关于附带民事诉讼的程序是参照民事诉讼进行的,从原理上来讲,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没有阻碍风险代理方式存在的特殊性。 实践中,附带民事诉讼中采用风险代理方式参与诉讼的情况较少。究其原因,应当说与风险代理相较一般代理的特性有很大关系。风险代理与传统的代理制度相比,主要有以下区别:一是风险代理的对象多是疑难复杂,特别是执行难度比较大的案件,否则委托人不会同意风险代理。二是代理结果与律师报酬及投资回收密切联系,即律师不仅要承担收不到代理费的风险,还要承担投资损失的风险。这促使办案律师不得不加强责任心。三是约定的收费比例比较高,对律师的吸引力比较大。四是委托人对承办律师的信任度高,律师对案件实体权益的处分权限比较大。而在附带民事诉讼当中,律师的报酬相对固定,律师开展业务所付出的投资相对固定,所以,较少采用风险代理。 ![]() 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怎样提起 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该刑事案件中被害人已经遭受了物质损失;二是该物质损失系由被告人的犯罪行为导致的,即物质损失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之间要有因果关系。 根据刑法和刑事诉讼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等有关规定,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是指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而遭受物质损失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但对于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精神损失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或者在刑事案件审结后被害人另行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由于《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对刑事诉讼中的附带民事部分,没有规定举证时限制度,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刑事诉讼法》若于问题的解释第一百条“人民法院审判附带民事诉讼案件除适用刑法刑事诉讼法外,还应当适用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的精神,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引进举证时限制度,但在具体操作上,应充分考虑其作为刑事案件附带民事诉讼的特点:首先,这类案件的当事人双方往往对立情绪大,且被告人大多在押,举证期限难以通过当事人协商确定,对举证期限的确定不宜采用协商方式;其次,人民法院在指定举证期限时不能按照《若干规定》第三十三条第三款“由人民法院指定举证期限的,指定的期限不得少于三十日”的规定执行,因为刑事案件的审理期限大大短于民事案件,不能照搬,只能作一些变通,可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将举证期限指定在开庭审理前的某一天;同时也要考虑给予对方的准备时间和进行证据交换的时间;还应当要求当事人提交证据副本,以送达对方当事人,平等保护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三、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方式 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一般应当提交附带民事诉状,写清有关当事人的情况、案发详细经过及具体的诉讼请求,并提出相应的证据。书写诉状确实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审判人员应当对原告人的口头诉讼请求详细询问,并制作笔录,然后向原告人宣读;原告人确认准确无误后,应当签名或者盖章。不论是口头还是书面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都应当说明被害人和被告人的姓名、年龄、住址、控告的罪行以及因犯罪行为遭受的损失的程度和具体的诉讼请求等内容。人民检察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时必须在起诉书上写明,不能用口头的方式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在诉讼过程中,被害人应当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而没有提起时,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可以告知因犯罪行为遭受损失的被害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已死亡被害人的近亲属、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等,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以便他们决定是否行使这一权利。如果他们放弃这一权利,应当许可,并记录在案。但是如果被告人的行为是给国家、集体财产造成损失的,受损害单位不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时,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以保护国家和集体财产免受损失。 以上就是法律网小编整理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能否风险代理的相关内容。相信您已经有所了解,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可以风险代理,符合民法的意思自治原则。如果您对此类问题还有疑问,或者有其他法律问题,都可以来法律网平台咨询我们的专业律师。以最大限度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保护您的利益不受损失。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