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土地征收是哪个部门管的 |
释义 | 一、土地征收是哪个部门管的 征收土地是国务院管,或者由县级以上的政府管。具体规定如下: 《土地管理法》 第三十五条 涉及农用地转用或者土地征收的,必须经国务院批准。 第四十六条 征收下列土地的,由国务院批准: (一)永久基本农田; (二)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三十五公顷的; (三)其他土地超过七十公顷的。征收前款规定以外的土地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征收农用地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先行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其中,经国务院批准农用地转用的,同时办理征地审批手续,不再另行办理征地审批;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征地批准权限内批准农用地转用的,同时办理征地审批手续,不再另行办理征地审批,超过征地批准权限的,应当依照本条第一款的规定另行办理征地审批。 第四十七条 国家征收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序批准后,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并组织实施。 二、征地工作程序 1、告知征地情况。在征地依法报批前,当地国土资源部门应将拟征地的用途、位置、补偿标准、安置途径等,以书面形式告知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在告知后,凡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在拟征土地上抢栽、抢种、抢建的地上附着物和青苗,征地时一律不予补偿。 2、确认征地调查结果。国土资源部门会同交通、林业部门,对拟征土地的权属、地类、面积以及地上附着物权属、种类、数量等现状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应与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和地上附着物产权人、各市动迁办公室共同确认。 3、组织征地听证。在征地依法报批前,国土资源部门应告知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对拟征土地的补偿标准、安置途径有申请听证的权利。当事人申请听证的,应按照《国土资源听证规定》规定的程序和有关要求组织听证。 4、签订征地补偿协议。国土资源部门要按照本方案制定的补偿标准,与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个人签订征地补偿协议,并将协议作为征地报件必备件附征地卷一同上报。 5、公开征地批准事项。经依法批准征收的土地,除涉及国家保密规定等特殊情况外,省国土资源厅通过媒体向社会公示征地批准事项。县(市)国土资源部门应按照《征用土地公告办法》规定,在被征地所在村、组公告征地批准事项。 6、支付征地补偿安置费。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经市、县ZF批准后应按法律规定的时限向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按时支付征地补偿安置费用。当地国土资源部门要协同农业、民政等有关部门对被征地集体组织内部征地补偿安置费用的分配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三、征地补偿协议可以申请仲裁吗 可以申请; 根据 《办法》 规定, 这些情形可申请仲裁: 对土地补偿费标准和人均耕地面积、 安置农业人口数的认定有争议的, 由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申请协调和裁决; 对安置补助费、 住房安置标准有争议的, 由被安置人员申请协调和裁决; 对安置对象的认定有争议的, 由异议人申请协调和裁决; 对房屋、 青苗和地上附着物补偿标准有争议的, 由其所有权人申请协调和裁决。 被征地农户涉及多个申请人和多个申请事项的,应当以户为单位一次性提出协调、裁决申请。提出争议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村民和其他权利人是协调、裁决的申请人。组织实施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区县(自治县)国土资源部门是协调、裁决的被申请人。 有异议可先申请协调 《办法》规定,若申请人对征地补偿安置标准有异议的,自收到通知领取征地补偿安置费用或签订征地补偿安置协议的书面告知之日起6个月内,可向被征收土地所在的区县(自治县)政府申请协调。在通知领取征地补偿安置费用或签订征地补偿安置协议的书面告知中,被申请人应告知申请人申请征地补偿安置争议协调的期限,未告知的,申请人可自收到通知领取征地补偿安置费用或签订征地补偿安置协议的书面告知之日起2年内申请协调。但申请人对本办法施行前已批准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有异议,且被申请人未补充告知的除外。 自收到协调申请5个工作日内,区县(自治县)政府协调工作机构未作出书面不予受理决定的,视为受理。 《办法》规定,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表述不清楚的,自收到协调申请之日起 5 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收到补正通知书10日内无正当理由逾期不补正的,视为申请人放弃协调申请。补正申请材料所用时间不计入协调期限。 自受理申请之日起60日内,应组织各方当事人当面协调,并由协调机关作出协调意见书。 如未达成一致意见的,协调意见书应载明,申请人申请裁决的途径和时限。 《办法》规定,如协调达成一致意见的,协调意见书经双方当事人签字同意后,即发生法律效力。 以上就是法律网小编为大家介绍土地征收是哪个部门管的相关内容,综上,征收土地是国务院管,或者由县级以上的政府管。如果对土地征收过程中有不满的情况下可以到该部门进行申诉反映。如果大家还有什么不懂的法律问题,可以咨询法律网上面的律师,律师会及时回复您咨询的问题。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