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工资延迟发放不得超过多少天
释义
    一、工资延迟发放不得超过多少天
    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用人单位应当在自然月结束的30天内结算工资,超过30天即构成拖欠工资。
    因此,工资延迟发放不得超过30天。
    二、工资延迟发放的法律规定
    我国《劳动法》对工资延迟发放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1.根据《劳动法》第九十一条,用人单位如果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将受到劳动行政部门的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能支付赔偿金的处罚。
    2.《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也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三、工资延迟不构成违法情形
    尽管工资延迟发放超过30天通常被视为拖欠工资,但也有一些情况下,延迟发放工资并不构成违法。例如:
    1.当用人单位遇到非人力所能抗拒的自然灾害、战争等原因,无法按时支付工资时;
    2.在征得本单位工会同意后;
    3.因生产经营困难、资金周转受到影响;
    4.暂时延期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情况下,可以延迟发放工资,这并不构成无故拖欠工资,不属于违法行为。
    总的来说,用人单位应当严格遵守《劳动法》的规定,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的工资,避免任何形式的拖欠。
    同时,劳动者在遇到工资拖欠问题时,应当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通过与单位协商、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申请仲裁或向法院申请支付令等方式来寻求帮助。
    你遇到过工资延迟发放的情况吗?如何解决的?法律网随时为你提供法律咨询,保障你的合法权益。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九十一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1: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