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环保诉讼依然任重道远 |
释义 | 今年4月,贵州成立省高级人民法院生态环境保护审判庭、省检察院生态环境保护处和省公安厅生态环境安全保卫总队,在全国率先于省级层面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司法体系。 民间公益组织状告三家排污陶瓷企业,这只是《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7月1日颁布后提起的首例环境公益诉讼,但并非我省生态环境保护的首例诉讼。 李某某说,例如上文提到的定扒纸厂污染案,就是让贵州法律界人士倍感骄傲的一个案例。 2010年11月,贵阳公众环境教育中心与中华环保联合会作为原告,向清镇市环保法庭对定扒造纸厂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决造纸厂立即停止对南明河的污染侵害。 此次公益诉讼,就是全国首例由民间环保组织提起并胜诉的环境公益诉讼。这起案子的结果是,定扒造纸厂及其周边的造纸厂在政府、社会和新闻媒体舆论压力下停止排污,一些造纸厂关闭或开始修建污水处理系统,消除了对南明河进一步的污染。 另外,案件经过宣判胜诉后,立即引起关注,国内多家媒体就此给予报道,并被写入最高院环境公益诉讼教材。 还有另一起让志愿者们津津乐道的案例是:2013年3月,贵阳公众环境教育中心的志愿者发现,AA县BB镇CC林区道路两侧堆有大量垃圾,包括居民生活垃圾、周边医药公司医疗垃圾和BB野生动物园的动物粪便等。经调查,由于BB镇未建专门垃圾填埋场,该镇人民政府与贵州省BB林场协商后,将垃圾堆放于此。 贵阳公众环境教育中心遂提起环境公益民事诉讼,请求判令修文县BB镇人民政府立即停止继续在此倾倒垃圾,对已堆在林区的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建立垃圾处理设施,同时要求一并追究第三方贵州省BB林场的民事责任。最后,该案获胜诉。 其实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07年,清镇市法院就成立了我国第一家生态保护法庭,开创了环境资源司法上的先河。迄今为止,全国已有16个省(区、市)设立了134个环境保护法庭、合议庭或巡回法庭。今年7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更是成立了专门的环境资源审判庭。 此外,今年4月,我省还成立了省高级人民法院生态环境保护审判庭、省检察院生态环境保护处和省公安厅生态环境安全保卫总队,在全国率先于省级层面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司法体系。 “民事诉讼完善后,可以用诉讼方式解决环境问题,但对污染企业的处理不能只靠罚款,因为罚款后污染依旧,事情并没有得到解决。”李某某认为,环境司法,依然路漫漫其修远兮。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