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事诉讼中证人不能出庭吗 |
释义 |
一、民事诉讼中证人不能出庭吗 能出庭,民事诉讼中证人有义务出庭,但不是必须出庭。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证人确有困难不能出庭的,经人民法院许可,可以提交书面证言。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应当支持证人作证。不能正确表达意思的人,不能作证。 《民事诉讼法》第73条 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应当出庭作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人民法院许可,可以通过书面证言、视听传输技术或者视听资料等方式作证: (一)因健康原因不能出庭的; (二)因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不能出庭的; (三)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不能出庭的; (四)其他有正当理由不能出庭的。 二、民事诉讼证人出庭作证流程 法律网提醒您,民事诉讼证人出庭作证流程: 1.申请证人出庭作证; 2.通知证人出庭作证; 3.查明到庭证人身份;证人到庭后,应由审判长或独任审判员查明证人身份,成年人应向法庭交验身份证。核对是否就是被申请出庭的证人,该证人开庭后是否在法庭内旁听了已经进行的庭审; 4.法庭向证人交代权利义务; 5.证人保证如实作证; 6.证人陈述作证; 7.交叉询问质证; 8.法庭补充询问; 9.证人退庭。 ![]() 三、民事诉讼证据的三性是指什么意思 民事诉讼证据的三性是指如下意思: 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 1.真实性是指一份证据本身形成过程是客观真实的,不是出具证据的一方有意伪造的,同时其中的内容是能客观反映待证事实的。 2.证据的合法性是指: (1)该证据符合证据的法定形式,民事诉讼证据有八种法定形式,凡不符合这八种法定形式的都不具有合法性; (2)该证据符合形式上的要件。 3.证据的关联性是指证据与待证事实之间必须具有一定的联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三条人民法院应当向当事人说明举证的要求及法律后果,促使当事人在合理期限内积极、全面、正确、诚实地完成举证。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三条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三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