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老人死后财产分割法 |
释义 |
一、老人死后财产分割法 1、在我国,继承分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两种。 2、遗嘱继承就是根据被继承人生前所立的遗嘱来处理他所遗留的财产。 3、而法定继承则是按照法律规定的继承人的范围和分配办法对遗产进行继承,这种继承是按照法律规定的先后顺序来进行的。 ![]() 二、法定继承人的继承顺序 主要是根据继承人与被继承人血缘关系和婚姻关系的亲疏远近和法定的相互抚养义务来确定的。我国《继承法》规定, 1、配偶、子女、父母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2、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为第二顺序继承人。 3、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 4、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或者第一顺序的继承人全部放弃继承权或者丧失了继承权时,再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5、在同一顺序的继承人中,没有先后顺序,一般情况下都均等的分割遗产。 6、丧偶的儿媳与公婆,丧偶的女婿与岳父母之间没有血缘关系,也没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但是有不少丧偶儿媳和丧偶女婿对公婆和岳父母在生活上尽了抚养义务,这种道德风尚是十分可贵的。因此,《继承法》第12条还规定:“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三、遗产的内容 遗产是公民死亡是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 1、公民的收入; 2、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 3、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 4、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 5、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的生产资料; 6、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 7、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 以上就是法律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最新的老人死后财产分割法的相关内容。综上,如果老人留下遗嘱,那就要按照遗嘱来分配财产,如果没有就依据继承法来分配。希望对你的疑惑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法律网的律师。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