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个体户被起诉售卖假货怎么办 |
释义 | 一、个体户被起诉售卖假货怎么办 1.当个体户面临被起诉售卖假货的情境时,个体户应当立即停止销售假货,并配合相关部门的调查。 2.在应对起诉时,个体户可以寻求专业法律人士的帮助,如律师或法律顾问。他们可以协助个体户了解案情、分析法律责任,并提供相应的法律建议。 3.如果个体户确实存在售假行为,应主动承认错误,并积极与受害方协商赔偿事宜,以减轻法律责任。 二、售假面临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法律网提醒您,售假面临的法律责任主要包括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1.根据《刑法》,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销售金额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购买到假货后,有权要求销售者进行赔偿。 3.售假行为还可能面临行政处罚,如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等。对于情节严重的售假行为,相关部门还可能采取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停产停业等严厉的处罚措施。 ![]() 三、被起诉售假后如何维护权益 在被起诉售假后,个体户需要积极维护自身权益。 1.应认真了解起诉的内容和证据材料,分析自身是否存在售假行为。如果确实存在售假行为,应主动承认错误,并积极与受害方协商赔偿事宜。 2.可以寻求专业法律人士的帮助,了解法律责任和应对策略。 3.如果个体户认为自己不存在售假行为或起诉存在误解和不当之处,可以向法院提出抗辩或反诉。在抗辩或反诉过程中,应提供充分的证据材料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和主张。 4.个体户还可以通过媒体曝光、消费者投诉等方式来维护自身权益。在维护权益的过程中,应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准则,以合法、合理、公正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诉求和主张。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