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撤销民事判决的情形有哪些
释义
    一、撤销民事判决的情形有哪些
    民事判决的撤销涉及多种法定情形。
    1.如果原判决或裁定在认定事实方面存在错误,或者适用法律错误,可以通过判决、裁定方式依法进行改判、撤销或变更。
    2.如果原判决遗漏了当事人,或者存在违法缺席判决等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情况,那么可以裁定撤销原判决,并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
    3.对于仲裁裁决,如果当事人能提出证据证明裁决存在以下情形之一,可以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
    (1)没有仲裁协议;
    (2)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仲裁委员会无权仲裁;
    (3)仲裁庭的组成或仲裁程序违反法定程序;
    (4)裁决所依据的证据是伪造的;
    (5)对方当事人隐瞒了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
    (6)以及仲裁员在仲裁过程中存在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等。
    二、民事判决的拘束力
    民事判决一旦生效,即产生法律上的拘束力。
    1.无论是一审判决还是上诉审判决,自其宣告或送达后,都会产生一定的形式效力。具体来说,作出该判决的法院在判决成立后,即受其拘束,不得在同一审级内自行撤销或变更其判决。
    2.即使当事人同意撤销或变更,也不能改变或撤销该判决。这种拘束力是判决的内在属性,各国民事诉讼法都承认判决成立后即产生拘束力。
    
    三、民事判决的执行力
    1.民事判决的执行力是指给付判决可以作为执行根据,当判决中的权利人在义务人不履行生效判决确定的义务时,有权请求法院进行强制执行。
    2.这种执行力保证了判决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使得判决不再是一纸空文,而是具有强制性的法律文件。
    3.通过执行力,判决的权利人可以得到应有的权益保障,而义务人则必须履行其应尽的法定义务。
    民事判决的撤销和效力问题在实际操作中可能更加复杂。如果你对某个民事判决有疑问,不妨在法律网上发起咨询,我们会为你提供更多专业建议。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2:4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