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民事判决效力是怎样的
释义
    一、民事判决效力是怎样的
    民事判决的效力视具体情况而定。
    1.如果是一审判决,除了特殊案件如小额诉讼实行一审终审外,其他案件的一审判决下来后,会有15天的上诉期。
    2.在这15天内,如果原被告双方都没有上诉,那么一审判决就会生效,案件进入到执行程序。
    3.如果被告没有履行给付义务,原告有权申请法院执行局进行强制执行。
    4.对于有能力给付却不给付的被告,可能会进入黑名单,受到一些限制,如不能乘坐飞机、动车一等票,不能抵贷款等。
    二、民事判决的法律效力
    民事判决的法律效力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民事判决宣告后的法律效力,另一种是民事判决生效后的法律效力。
    1.对于准许上诉的民事判决,在宣告后至上诉期届满前,具有以下法律效力:
    (1)民事判决向当事人宣布后,至上诉期届满之前,作出该判决的人民法院不得改变或者撤销判决。
    (2)在上诉期内,当事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如果在上诉期内提起了上诉,人民法院必须立案受理。
    2.当民事判决生效后,它具有以下法律效力:
    (1)强制执行性:对于有给付内容的民事判决,当事人必须依照判决书履行。否则,人民法院有权予以强制执行。
    (2)不可争议性:在民事判决生效期间,人民法院或者其他部门在作一些同该判决有联系的决定时,必须以该判决为准。任何有悖于生效判决的决定都是无效的。
    (3)禁止重复起诉:当事人不得以同一事实和理由,对同一诉讼标的再行起诉。但是,不准离婚的判决和维持收养关系的判决除外。
    (4)遵守与执行:任何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都必须承认判决,遵守判决,协助人民法院判决的执行。否则,人民法院可对其适用强制措施。
    
    三、民事判决的执行与限制
    民事判决的执行是确保判决内容得到实现的关键环节。
    1.当民事判决生效后,对于有给付内容的判决,当事人必须依照判决书履行。
    2.如果当事人不履行给付义务,另一方当事人有权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3.人民法院执行局会依法采取相应的强制措施,确保判决内容的执行。
    4.对于有能力履行给付义务却拒绝履行的当事人,可能会受到一些限制。例如,进入黑名单,限制乘坐飞机、动车一等票等。
    这些限制措施旨在督促当事人履行判决义务,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如果你还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帮助,不妨在法律网上发起咨询,我们始终在你身边,为你提供专业、及时的法律建议。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3:1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