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通过仲裁可以解除合同的情况有哪些 |
释义 | 一、通过仲裁可以解除合同的情况有哪些 1.合同期满:如果合同期满,双方不再续签,那么合同自然解除。 2.不可抗力:如果因为不可抗力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3.违约行为:如果一方当事人违反了合同的约定,另一方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4.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除了以上几种情况,如果法律有其他规定,也可以通过仲裁解除合同。 需要注意的是,在解除合同时,双方当事人应该按照合同的约定和法律规定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如果因为解除合同而给对方造成损失,当事人应该赔偿相应的损失。 二、合同仲裁流程怎么走 合同仲裁程序为: 1.合同当事人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2.仲裁机构受理其仲裁请求,并向双方送达相关文书; 3.组成仲裁庭后,对该合同纠纷开庭进行仲裁; 4.仲裁机构做出仲裁裁决,并出具裁决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向仲裁委员会递交仲裁协议、仲裁申请书及副本。 ![]() 三、合同仲裁条款怎么写好 合同仲裁条款写明: 1.要有申请仲裁的意思表示; 2.仲裁事项必须与当事人有特定的法律关系,而且只能是合同纠纷或其他财产权益纠纷; 3.选定仲裁委员会,仅有仲裁地点而没有仲裁机构的,仲裁协议无效。 法律网提醒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七十条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 (二)标的; (三)数量; (四)质量; (五)价款或者报酬; (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七)违约责任; (八)解决争议的方法。 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 第五百零七条合同不生效、无效、被撤销或者终止的,不影响合同中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的效力。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二十二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七十条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七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