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经济性裁员员工不同意如何处理
释义   一、适用情形
    经济裁员的情形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2、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3、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4、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二、经济性裁员的例外
    用人单位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不得依据第40条非过错性辞退和第41条经济性裁员的规定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1、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2、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3、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4、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5、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5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三、经济性裁员员工不同意如何处理
    经济性裁员是用人单位出于经营方面考虑,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方式。尽管名为经济性裁员,其实质是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一种方式。对于满足经济性裁员的情形,且不属于上述不允许被裁员的人员的,企业按照法定程序、步骤履行了通知义务,且支付了相应的经济补偿金,即使劳动者不同意用人单位裁员,用人单位仍然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应按被裁员工之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性收入计算。这里的工资性收入,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等,而非单指基本工资。
    经济性裁员是用人单位出于经营方面考虑,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方式。进行经济性裁员的主要原因是经济性原因,而不是劳动者个人原因。因此,需要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即便劳动者不愿意解除,用人单位按照程序进行的,将会单方解除。相信通过上述文章的讲述,大家对经济性裁员员工不同意如何处理有了大致的了解,存在其他法律疑问的,欢迎向法律网咨询。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20:4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