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刑事犯罪被害人和受害人区别 |
释义 | 一、刑事犯罪被害人和受害人区别 受害人跟被害人的区别在于被害人是指刑事案件中的当事人,而受害人是指民事案件中的当事人,在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后,都可以通过司法途径处理。比如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一般可以到犯罪地的公安机关报案,受害人可以到被告人所在地的民事法院起诉。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二款 本条所称‘赔偿权利人’,是指因侵权行为或者其他致害原因直接遭受人身损害的受害人、依法由受害人承担扶养义务的被扶养人以及死亡受害人的近亲属。 二、被害人的权利 1.被害人有权向公、检、法机关报案或控告; 2.对不立案的决定不服,有权申请复议; 3.有权依法对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4.对不起诉的决定有权依法提出申诉; 5.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6.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7.有权参加法庭调查、辩论; 8.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对第一审判决提出抗诉; 9.有权对已生效的判决提出申诉等。 ![]() 三、被害人不服刑事判决怎么办 法律网提醒您,对刑事判决不服的,可以在判决生效之前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的,自收到判决书后五日以内,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人民检察院自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后五日以内,应当作出是否抗诉的决定并且答复请求人。 引用法条: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