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合同生效时间能否在签订之前 |
释义 |
一、合同生效时间能否在签订之前 1.在商业或其他事务往来中,有时会出现合同生效日期早于合同签署日期的情况。对此,需要明确的是,合同生效的时间通常是在合同当事方签字(或盖章)认可后。 2.但如果合同中有具体约定的生效时间,那么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当合同生效日期在合同签署日期之前时,该合同从签署时开始生效,但其生效日期按照合同中的约定日期计算。 3.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时,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盖章时合同成立,且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4.因此,合同生效时间是可以在签订之前的,只要合同中有明确的约定。 二、合同具体生效后的效力 合同生效是指已经成立的合同在当事人之间产生一定的法律约束力,即法律效力。合同生效后,其效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合同的对内效力:生效后,当事人应遵循合同约定,按照诚实信用原则正确、完全地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不得滥用权利或违反义务,当客观情况发生变化时,必须依照法律或取得对方同意才能变更或解除合同。 2.合同的对外效力:生效后,任何单位或个人均不得非法阻挠当事人主张权利与履行义务。 3.违约责任:如果当事人违反合同,将依法承担违约责任。法院在债权人申请下,可以采取强制措施使债务人按合同约定承担责任并履行义务。 合同生效时间是以条款约定为准,不一定要注明地点,但注明签约地点有助于确定管辖权。 此外,某些合同可能需要办理相关手续才能生效,如中外合资经营合同和中外合作经营合同需经有关部门审批后才具有法律效力。 ![]() 三、合同成立与生效关系 合同成立并不等于生效。如何确定合同是否生效,在我国《民法典》第502条中有明确规定。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成立并不等于生效。因为只有依法成立的合同才能生效。合同生效的要件包括: 1.合同当事人订立合同时具有相应的缔约行为能力。 2.合同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 3.合同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4.合同的内容必须确定或可能。 根据《民法典》第502条第2款的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合同,必须依照规定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才能生效。否则,即使具备了上述一般合同的生效要件,合同也不生效。 综上所述,合同签署日期晚于合同生效日期的,合同在签署时即有效,自始有效,生效日期从约定日期起算。 对于合同生效日期可以在合同签署日期前吗这个问题,答案是肯定的,但在签订此类合同时应提高谨慎性,仔细阅读合同文本,以确保自身权益不受损害。 你还有其他关于合同生效的疑问吗?赶紧在法律网上提问,我们的法律专家将为你一一解答。法律小助手法律网,伴你走过每一个重要的法律时刻。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