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除斥期间什么意思
释义
    一、除斥期间什么意思
    除斥期间,也被称为“预定期间”或“预备期间”,是指法律规定的某种民事权利有效存续的期间。在这段期间内,如果权利人不行使相应的权利,那么该权利将被法律所除斥,即权利人会失去该权利。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124条规定:受遗赠人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未作出接受遗赠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权。
    因此,除斥期间可以看作是一种法律期限,要求权利人在规定的时间内积极行使权利,否则将承担权利失效的法律后果。
    二、除斥期间的特点
    除斥期间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除斥期间一般是不变期间,即不会因任何事由而中止、中断或者延长。
    2.除斥期间消灭的是权利人享有的实体民事权利本身,如追认权、撤销权、解除权等形成权。
    3.除斥期间规定的是权利人行使某项权利的期限,以权利人不行使该实体民事权利作为适用依据。
    4.除斥期间是自相应的实体权利成立之时起算,即权利自产生之时即开始计算除斥期间。
    
    三、除斥期间的适用范围
    除斥期间主要适用于形成权,如撤销权、解除权等。在立法例中,适用除斥期间的主要情形包括:
    1.撤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或者显失公平的合同的期间;
    2.撤销因欺诈或者胁迫订立的合同的期间;
    3.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期间;
    4.赠与人行使撤销权的期间;
    5.行使合同解除权的期间等。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形成权都设有除斥期间的规定,例如相对人行使催告权的期间、选择权人行使选择权的期间等。
    综上所述,除斥期间是法律规定的一种民事权利有效存续的期间,要求权利人在规定的时间内积极行使权利,否则将承担权利失效的法律后果。
    除斥期间具有不变性、消灭实体权利、以不行使权利为适用依据以及自权利成立时起算等特点,主要适用于形成权等民事权利。
    在司法实践中,应当注意区分除斥期间与诉讼时效等概念的不同,以避免误用。你是否还有关于除斥期间的疑问?法律网法律小助手将持续为你提供法律方面的专业解答,快来提问吧!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7: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