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居住法律规定了哪些情况下可以享有居住权
释义
    一、居住法律规定了哪些情况下可以享有居住权
    可以享有居住权的情况有:
    1.依照合同约定取得享有居住权;
    2.依照法律规定取得享有居住权;
    3.依照遗嘱等法律行为取得享有居住权;
    4.因取得时效的经过取得享有居住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六十七条设立居住权,当事人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居住权合同。
    居住权合同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
    (二)住宅的位置;
    (三)居住的条件和要求;
    (四)居住权期限;
    (五)解决争议的方法。
    二、居住权的法律特征
    1.居住权的主体是特定的公民,即有合法依据而占有房屋的公民。
    2.居住权的客体只限于房屋。如出租人的房屋。
    3.居住权属于一种用益物权。居住权人对房屋的使用应限于居住的目的。属于支配权的一种。
    4.居住权的取得应有法定的依据或有关合同的约定。
    5.居住权的取得应办理登记手续,并受国家法律的保护。
    
    三、居住权能继承吗
    居住权不能继承。房屋居住权是房屋所有人针对某一人而设立的用益物权,所以房屋的居住权一般是不能继承的。根据《民法典》第三百六十九条规定,居住权不得转让、继承。设立居住权的住宅不得出租,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法律网提醒您,房屋“居住权”作为一种特殊的财产权利,从房屋所有权中脱离出来后,具有很强的人身性,即“居住权”只能依附于特定的人,伴随具有“居住权”人的终生,随着“居住权”人死亡,“居住权”也随之消亡。即“居住权”的人死亡后,并不产生遗留“居住权”这种财产作为遗产继承的可能。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六十九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六十七条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4:5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