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法律依据下保全是否能解除 |
释义 | 一、法律依据下保全是否能解除 根据法律规定,有以下情况时,可以解除财产保全: 1.诉前申请财产保全的,在保全措施采取后,利害关系人15日内未起诉的; 2.被申请人向依有关规定人民法院提供担保的; 3.申请人在财产保全期间撤回申请,人民法院同意其撤回申请的; 4.被申请人申请复议,法院据此作出新裁定,撤消原财产保全裁定的; 5.被申请人依法履行了人民法院判决的义务; 6.对被申请人的财产予以冻结、查封或者扣押是有期限的,一般情况下,一次冻结的有效期为6个月,查封、扣押动产的期限不得超过一年,查封不动产、冻结其他财产权的期限不得超过二年。如果期限届满,而人民法院有没有裁定继续采取保全措施的,原保全措施自动解除。 二、财产保全申请所需的材料有哪些 财产保全申请所需的材料如下: 1.财产保全申请书; 2.需查封、扣押的财产信息; 3.相当于财产保全价值的财产担保资料; 4.当事人的身份证明; 5.法院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 ![]() 三、财产保全怎么防范风险 法律网提醒您,防范财产保全风险的主要措施: 1.加强对被保全财产的监控,防止债务人转移、处分保全财产。 2.合理确定申请财产保全范围。 3.督促人民法院确保财产保全符合法定程序手续。 4.采取诉前财产保全后应当在法定期间内提起诉讼。 5.针对不同的被保全财产,采取相应的财产保全措施。 6.购买相应的保全责任保险,避免保全行为带来额外风险。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