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伪造民事证据的后果
释义
    一、伪造民事证据的后果
    在民事诉讼中伪造证据的会面临的后果:
    1.对伪造证据的相关人员予以罚款、拘留;
    2.如果构成伪证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款规定,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人民法院对有前款规定的行为之一的单位,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五条【伪证罪】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民事伪证罪立案标准
    法律网提醒您,民事诉讼中做伪证造成以下情形之一的,警方应当立案处理:
    1.伪证行为足以使他人受到刑事处罚或者轻罪重判的;
    2.伪证行为足以使犯罪分子逃避刑事处罚或者重罪轻判的;
    3.伪证行为造成冤、假、错案的;
    4.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为走私、套汇、投机倒把、贪污、贿赂、重大盗窃、贩毒、盗运珍贵文物出口等经济犯罪分子销毁、隐匿罪证或者制造伪证的;
    5.由于伪证行为,致使他人自杀或精神失常的;
    6.伪证行为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三、民事伪证罪在哪里去报案
    民事伪证罪一般是在案发地公安机关立案。构成伪证罪的,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伪证罪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和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五条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5:3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