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如何判断过失犯罪的程度 |
释义 | 一、如何判断过失犯罪的程度 犯罪过失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认定: 1.疏忽大意的过失: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前提是行为人能够(应当)预见。应当预见的内容是:法定的危害结果。 2.过于自信的过失:已经预见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的心理状态。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有认识的过失,而疏忽大意是无认识的过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二、过失犯罪不成立共同犯罪吗 所有的过失犯罪都不可能成立共同犯罪。共同犯罪需要具有共同故意。过失犯罪构不成这一要件。 过失犯罪的构成要件是: 1.行为人主观上必须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根本否定态度。 2.行为必须发生了危害结果,从刑法分则的规定看,这些结果一般都是较为严重的结果。 3.必须有处罚该类过失犯罪的分则明确规定。 ![]() 三、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区别是什么 法律网提醒您,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区别主要是过失犯罪的主观方面是过失,故意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 故意伤害罪中,行为人对出现重伤结果主观心态上是出于故意的目的过失致人重伤罪中,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被害人重伤的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被害人重伤的结果。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十五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