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肇事逃逸行为如何被法律认定 |
释义 | 一、肇事逃逸行为如何被法律认定 肇事逃逸行为被法律认定是当事人主观态度来认定肇事逃逸,交通肇事逃逸应具备的条件: 1.时间上当事人知道已经发生交通事故; 2.当事人主观上是为逃避法律责任(是否包括刑事和民事责任,认识不一,倾向仅仅是刑事责任); 3.已经离开交通事故现场。 4.只有具备上述三个条件,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否则,认定当事人离开事故现场就是逃逸难免过于严格,同时于法无据,于情不合。在上述案例二中何某的行为很明显是符合上述三个条件的,应该认定其有逃逸情节。 二、交通肇事逃逸保险公司不赔怎么办 交通肇事逃逸,不是交强险免赔的情形,保险公司不理赔,就赔偿问题产生争议的,按以下情形处理: 1.由交通事故当事人和保险公司理赔处理; 2.如果协商不成的,可以向交通管理部门申请调解; 3.调解不成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解决争议。 ![]() 三、一般来说如何追究对付肇事逃逸 肇事逃逸者的刑事责任追究规定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网提醒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