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职工离职后养老保险如何处理
释义
    一、职工离职后养老保险如何处理
    职工离职后养老保险如下处理:
    辞职后,用人单位会按规定将劳动者养老保险以及其他社会保险关系进行转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二、养老保险要缴纳多少年
    法律网提醒您,养老保险制度分为两种:企业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其中,企业养老保险是针对企业职工的,由企业和职工共同缴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针对城乡居民的,由个人缴纳。
    根据相关规定,企业养老保险需要缴纳的年限为15年,居民养老保险需要缴纳的年限为20年。具体来说,企业职工在参加企业养老保险时,需要连续缴纳15年的养老保险费,才能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如果职工没有达到缴费年限,可以选择继续缴费或者一次性缴清剩余的缴费金额,也可以申请退保。居民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为20年,也是必须连续缴纳。
    
    三、养老保险提取的条件
    职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已办理退休手续;
    2.所在单位和个人依法参加养老保险并履行了养老保险缴费义务;
    3.个人缴费至少满15年(过渡期内缴费年限包括视同缴费年限)。目前,我国的企业职工法定退休年龄为:男职工60岁;从事管理和科研工作的女职工55岁;从事生产和工勤辅助工作的女职工50岁,自由职业者、个体工商户女年满55周岁。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8: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