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订立合同和签订合同有何区别 |
释义 | 一、订立合同和签订合同有何区别 订立合同和签订合同有以下区别: 合同订立和签订的区别在于效力。 订立代表合同的正式生效,而签订只是一种形式上的认可,签订是一种过程,是一系列行为的综合,而签定是一种结果,是一系列行为后产生的状态,就是合同已经,经过签订行为,达到了双方希望的结果,合同不但已经成立,而且大部分情况下,已经生效,对双方已经设定了合同的权利义务。因此双方当事人应该订立合同,代表合同的正式生效。 订立合同时,谈判双方都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只有这样,合同的订立才有意义。在签订合同过程中,任何一方不得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订立合同,必须将公平、公正贯穿始终。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将公平作为出发点,这是合同顺利履行的前提条件。 二、法律合同订立条件 法律合同订立条件如下: 1.合同主体存在双方或多方当事人; 2.具备要约和承诺阶段; 3.当事人必须就合同的主要条款协商一致; 4.双方当事人订立合同必须是依法进行的。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 三、订立合同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1.平等原则 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法律网提醒您,签订合同的双方(合同当事人)其法律地位的平等的,双方基于自身的真实意志表达,充分协商之后,订立合同。 2.自愿原则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3.公平原则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4.诚实信用原则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5.善良风俗原则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