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发生事故后的处理流程 |
释义 | 一、发生事故后的处理流程 发生事故后的处理流程如下: 1.报案 事故发生后,保留事故现场,并立即向投保的保险公司报案 2.现场处理 (1)损失较小(一万元以下),保险公司派人到现场查勘,并出具《查勘报告》 (2)损失较大(一万元以上),如查勘员认为需要报交警处理,会向交警部门报案,由交警部门到现场调查取证,并出具《事故认定书》 3.定损修理 (1)车主将车辆送抵定损中心并同时通知保险公司,定损 (2)修理厂修车 (3)车主提车 4.提交单证进行索赔 理赔:收集索赔资料并将材料交保险公司办理索赔手续 5.损失理算 保险公司收到齐备的索赔单证以后进行理算,并确定最终的赔付金额。 6.赔付 保险公司的财务人员会根据理赔人员理算后的金额,向车主指定的银行帐户划拨赔款。 二、交通事故后多久出责任认定书 交通事故后一般是10天出责任认定书,如果需要检验的,时间会加长。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现场调查之日起十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并将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送达当事人。 ![]() 三、全责交通事故赔偿流程 全责交通事故赔偿流程如下: 1.起诉和受理。交通事故当事人就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应向法院递交起诉状,经法院审查符合起诉条件的,受理后七日内立案;认为不符合条件的,在七日内裁定,不服的可提起上诉。 2.审理前的准备。法院立案后五日内将起诉状附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在15日内提答辩状,法院组成合议庭审检诉讼材料进行必要的审理前的准备工作。 3.开庭审理 普通程序的审判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审结。法律网提醒您,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还需要延长的,需要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1)审普通程序结束后,如果当事人不服而提出上诉,则一审裁判不生效力,而进入二审程序。 (2)审法院的判决和裁定,是终审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裁判,一经宣告或送达当事人就具有法律效力。对此裁判,当事人即不能再行起诉或上诉。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