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怎么才是正当防卫行为 |
释义 | 一、怎么才是正当防卫行为 同时符合下列条件才是正当防卫行为: 1.正当防卫的对象条件,要求正当防卫必须针对正在实施不法侵害行为,对于合法行为和第三人不能进行所谓的“防卫”。 2.正当防卫的目的条件,必须是为了保护本人或他人的合法权益以及公共利益,即目的要具有合法性与正义性。 3.正当防卫的实践条件,即正当防卫必须是针对现实存在的和正在实施的侵害行为,法律网提醒,提前防卫或假意防卫都不属正当防卫,否则行为人要承担法律责任。 4.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即防卫的方式与强度的适当性,防卫强度必须与侵害强度相当,以足以有效制止侵害为应有限度。 二、防卫过当的刑事责任 防卫过当的刑事责任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防卫过当的定罪 防卫过当本身不是独立的罪名,对防卫过当应根据防卫人主观上的罪过形式及客观上造成的具体危害结果来确定罪名。 2.防卫过当的处罚 对防卫过当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因为在防卫过当的情形中防卫人主观上是为了保护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虽然对不法侵害者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害,但其行为的客观危害性比其他犯罪行为小的多,所以,对防卫过当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三、如何判断正当防卫过当 判断正当防卫过当主要是看是否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重大损害,法律网提醒,关于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大致如下: 1.防卫人明知自己的防卫行为会明显超过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而造成重大损害,为了达到正当防卫目的而放任这种重大损害发生的,是间接故意的防卫过当。 2.防卫人知道自己的防卫行为可能明显超过了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但轻信这种重大损害不会发生,是过于自信过失的防卫过当。 3.防卫人应当知道自己的行为明显超过了正当防卫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至发生重大损害的,是忽视大意的过失。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