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辞职需要提前一个月吗?直接走可以吗 |
释义 | 一、辞职需要提前一个月吗?直接走可以吗 一般情形职工需要提前一个月告知用人单位,但在试用期只需要提前三天书面通知用人单位。同时,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情形时,劳动者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 ![]() 二、辞职可以直接走人吗 (一)所谓辞职,就是辞去相应职务,也就是劳动者进行就业过程中因个人原因,需要离开就职单位的,要向有关单位申请辞去职务,并且获得批准,完成工作交接称之为辞职,换句话说,其实就是劳动者主动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务关系的活动。劳动者就业自由,当然也辞职自由,但前提是无论是就业还是其实都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二)如果辞职是建立在劳动者自愿主动基础上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务关系的情况,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这种情况需要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向用人单位申请解除劳动合同,双方已协商一致后,并完成相关的工作交接,处于不耽误用人单位的工作进程,方可解除劳动关系。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这当中要求劳动者提前30日申请辞职,是出于用人单位可在接受到劳动者辞职报告后,寻找下一任劳动者来接替有关工作,并完成与前任劳动者的相互交接,以书面形式作出辞职报告,是规范劳动者辞职行为,属于劳动合同要求的一种。 (三)劳动者进行期之后,不可立即走人。需根据有关规定,提前30日内提交报告,并以书面形式进行上交。否则,劳动者因个人情况提出指令的,就会一定程度上给企业造成一定损失,属于违法行为,因此要承担法律责任,并要向用人单位支付相关赔偿费用。 (四)至于辞职后立即走人的情况,一般用于用人单位辞退劳动者出现。这种情形要求用人单位根据《劳动合同法》知道由于企业主动解除劳动合同关系,需要向劳动者支付一个月的赔偿金,并且以工作工龄为基准,能领到当月工资以及经济补偿金。 (五)签订劳动合同是劳动者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依据。一般情况下离职后是不能立即走人的,但特殊情况除外。比如在劳动合同期间,用人单位违背了《劳动合同法》相关法律法规,对劳动者有剥削情况出现,就是说属于不合理劳务关系,劳动者可向有关部门申请诉讼,维护自身权益,要求用人单位剩余工资与经济赔偿金,并办理离职手续。 (六)有社会实践可知,辞职后立刻可以走人的情况,也可出现在试用期内,其是针对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的,在试用期前三天用人单位可考察劳动者相关技能,劳动者也有权利在试用期前身上的考察用人单位,如果双方中有一方不满,可以适用7日前三天以书面形式提出离职,用人单位将会按照劳动法相关规定办理离职手续,并结清相应工资。 (七)劳动者享有依法被保护的权利,同时劳动者也要履行相应的劳动义务,并且在劳动就业期间要遵守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在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的同时,遵守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一般情况下,辞职后不能立即走人,要尽可能的与用人单位完成交接工作。延伸阅读:签订劳动合同后可以辞职吗?是否需要赔偿公司损失试用期辞职工资怎么结算?未签订劳动合同 辞职老板不发工资怎么办 三、辞职直接走工资怎么算 劳动者的工资应当按照劳动者正常出勤时间的多少以及加班时间的多少来进行计算的。月实际工资=月工资÷21.75×实际出勤天数,工作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1.5倍;双休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2倍;法定节假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3倍。一、《劳动法》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二、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日 工 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以上就是法律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辞职需要提前一个月吗?直接走可以吗的相关知识,综上所述,正式员工辞职需要提前三十天,试用期的需要提前三天。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