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养老金最简单的计算方法 |
释义 | 今年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引进了个人账户,也引进了老人、新人和中人的概念。“老人”以及“中人”和“新人”等是近年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引人个人账户以后出现的新概念,这使得养老金的计算似乎变得复杂了起来,那么养老金最简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养老金最简单的计算方法 养老金领取计算方法: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其中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若是退休人员死亡的,其法定继承人可以继承个人账户养老金,但不得继承基础养老金。 ![]()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方法 当个人领取养老金时,统筹账户支付部分的计算方法为“领取年前一年社会平均工资×(缴费年限×1%)”,个人账户提取部分的计算方法为“账户积累额÷(退休时的平均期望寿命×12)”。而在个人账户中,由于每年缴费变化,以及投资收益采取复利计算且不确定,因此计算时较为复杂。 三、养老保险领取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养老保险领取方式职工退休时的社保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其中: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基础养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公式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最低限为0.6,最高限为3。因此,在养老金的两项计算中,无论何种情况,缴费基数越高,缴费的年限越长,养老金就会越高。养老金的领取是无限期规定的,只要领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领取养老金的待遇,即使个人帐户养老金已经用完,仍然会继续按照原标准计发,而且个人养老金还要逐年根据社会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的增加而增长。 以上就是法律网小编为您介绍的关于养老金最简单的计算方法的相关内容,养老金是我们日后养老的重要保障,因此在年轻时最好给自己缴纳养老金。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请及时咨询律师处理,法律网提供专业律师,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