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户籍不能承受之福利
释义
    近日,关于公安部计划2020年基本形成城乡统一新型户籍制度的消息一经公布,便引发了公众户籍福利等二元化户籍制度弊端的热议。其实,对于户籍制度改革的探讨已有30多年的时间了,许多地方也进行了试点,但一些像“户籍福利”这样深层次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改革也没有实质性的推进。
    户籍制度改革本不艰难,但是附着在户籍背后的各种福利和公共服务,让原本只代表身份信息的户籍变成了福利附加器。在一些城市,没有本地户口的“外来人”和他们的子女,在上学、购房、购车、保障房分配等生活需求都被限制。而拥有本地户口的人家,可以一劳永逸的享受教育、社保、医疗、住房等各种社会福利。
    这种看上去很美的户籍福利,却让户籍改革陷入困局。在“农生农”、“城生城”的制度设定下,城市户籍福利的优越化和差异化日趋突出。大城市和中小城市间的户籍福利差别与日俱增,更多的人越来越热衷于把户口迁入充满户籍福利诱惑的特大城市,而不愿意进入二三线城市。比如,现有农业户口的人,不愿意把户口迁入中小城市,而是向往一线城市。致使特大城市的人口高度集中、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城市病”也日渐严重。另外,户籍福利的巨大差异也给法院审判、社会治安、公务员招考、教育以及社会管理等方面都埋下了不公平的制度隐患。
    正如米兰.昆德拉所言:生命中有太多事,看似轻如鸿毛,却让人难以承受。人人生而平等,生而平等的拥有宪法赋予的一切权利。户籍本身并不代表社会福利。户籍制度改革只有打破制度枷锁,逐步剥离各种不合理的户籍福利和公共服务,建立统一、平等,符合市场规律和法治精神的户籍管理制度,才能促进经济要素的自由竞争和人才资源的平等交流,形成以市场为中心的资源配置系统。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