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我国法律代位权制度的特点
释义
    债权人代位权是指当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时,债权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的权利。债权人代位权作为债的保全手段之一,是债权人权利扩张的表现,是对传统合同法债的相对性理论的突破。我国合同法第 73条及《合同法解释》(一)第11条至22条对代位权均作了详细的规定。但我国法律对债权人代位权的规定,与传统的债权人代位权理论有些不同,特别是变 “入库规则”为“直接受偿”的做法,成为我国债权人代位权制度的创举。
    1、债权人代位权的行使方式单一。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方式只能通过司法程序行使。我国《合同法》第73条仅规定债权人行使代位权是以自己的名义向人民法院请求。显然,我国代位权只能以诉讼方式行使。至于仲裁方式、直接行使等手段因法律没有规定,显然不予许可。
    2、债权人代位权的客体范围较窄,仅限于债权。
    我国《合同法解释》(一)第13条规定的代位权客体范围是:具有金钱给付内容的到期债权。第12条同时强调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债权,如基于扶养关系、抚养关系、赡养关系、继承关系产生的给付请求权和劳动报酬、退休金、养老金、抚恤金、安置费、人寿保险、人身伤害赔偿等权利,不属代位权的客体范围。显而易见,除在代位权客体限制方面我国与传统理论相似外,我国的代位权客体范围明显比传统理论所言狭窄。
    3、我国代位权行使的效果适用“直接受偿规则”。
    所谓“直接受偿规则”是指在债权人代位权诉讼中,次债务人直接向债权人履行清偿义务,债权人就次债务人的清偿优先受偿。 我国《合同法解释》(一)第 20条规定:债权人向次债务人提起代位权诉讼,经人民法院审理后认定代位权成立的,由次债务人向债权人履行清偿义务,债权人与债务人、债务人与次债务人之间的相应债权债务关系即予消灭。这一规定体现了我国代位权行使结果的“直接受偿”规则,也是对传统理论“入库规则”的突破。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七十三条
    [2]《合同法解释》
    [3]《合同法解释》
    [4]《合同法解释》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3:25:01